公婆兩面三刀,丈夫支持父母,妻子憤怒:要麼分家,要麼離婚

14小时前

公婆兩面三刀,丈夫支持父母,妻子憤怒:要麼分家,要麼離婚

「親戚親不過財,婆媳好不過界。」

可我怎麼也沒想到,生了孩子、苦熬了五年,到頭來竟要靠一句「要麼分家,要麼離婚」才能捍衛自己僅剩的尊嚴。

我叫蘇婧,今年33歲,江蘇無錫人,大學畢業後進了市裡的稅務局。

五年前經人介紹認識了陸延,老實、踏實,工作在建築公司跑項目。

結婚時婆婆說:「我們是講傳統的人,父母在,哪有小夫妻分家的道理?」我也沒多想,只覺這是一家講規矩的人家。

婚後不到一年,我生下兒子小哲,坐月子時婆婆照顧我。

可從那會兒起,麻煩就接踵而來。

她天天盯我吃什麼:「這魚貴,吃多了傷身。」

孩子哭鬧,她就冷言冷語:「現在的媳婦連個孩子都不會哄。」

我忍著,想她是長輩,不計較。

可真正讓我寒心的,是那筆15萬裝修款。

那年我們想改造房子,原本說好我家出一半,婆婆那邊一口答應負責另一半。

結果施工第二周,公婆以「手頭緊」為由反悔了,讓我們自己「想辦法」。

我咬咬牙刷了信用卡,誰知隔了兩個月,鄰居大媽一語道破:「你婆家不是前陣子買了金項鍊和按摩椅麼?可闊了呢!」

我當晚質問丈夫,他支支吾吾:「爸媽也不容易,裝飾點他們自己家也正常。」

我望著他:「所以你就裝看不見我們貸款裝修的那部分?」

他不說話。

我開始懷疑他們的「雙面嘴臉」。

表面一副「心疼小兩口」的模樣,背地卻精打細算,只想著從我們這邊吸血。

我帶孩子去醫院開藥,婆婆在後頭跟人說:「現在女人嬌氣得很,感冒都要跑醫院,能不花錢嗎?」

可每月孩子的奶粉、衣服,都是我從工資里精細分帳的。

最讓我爆發的,是那次我出差回來,聽說婆婆趁我不在,把我給娘家爸媽準備的中秋禮盒拿去送了她外甥女,說:「反正是家裡東西,她不懂我還懂。」

我當晚收拾東西準備搬走,丈夫終於慌了:「婧婧,你別這樣,我媽就是嘴碎。」

我冷笑:「不是她嘴碎,是你這當兒子的骨頭太軟。今天要麼你和我一起分開過日子,要麼你和你爸媽一起過,我不奉陪。」

三天後,丈夫搬出了樓上的小房,一張小床、一個冰箱,兩口子就這麼過起了「小日子」。

公婆氣不過,三個月沒踏進門。

可也正是這三個月,丈夫第一次主動帶孩子、第一次洗衣做飯、第一次在年夜飯前跟我說:「婧,我們自己過,雖然清苦,但我第一次覺得,我們才算是個家。」

去年婆婆病了一場,要人照顧,丈夫帶著我和孩子回去住了幾天。

臨走她拉著我的手哽咽:「婧婧,媽年輕時確實不懂事,你能原諒我麼?」

我點頭,笑著說:「不是原不原諒,是我們終於把『家』擺對了順序。」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婆媳和不和,關鍵看夾在中間的是塊啥心腸。」

這世上不是誰都能做到大度,也不是誰都配擁有你的原諒。

親情不是理所當然,婚姻不是軟弱妥協。

你嘴上認誰疼,心底就該護誰到底。

不然啊,坐上了兩條船,到頭來只會連岸也靠不上。

正所謂——不怕婆婆狠,就怕男人混。


相关文章

  • 女兒遠嫁甘肅十幾年,年邁父親扛被子跋涉千里送溫暖:滿滿的父愛
  • 去城裡看女兒,他們拿一碗剩飯給我吃,轉身回去時我卻給他們50萬
  • 女子在家囂張跋扈,看婆婆老了竟逼婆婆過戶房產,婆婆:死都不給
  • 女友要求子隨母姓,我媽:結婚費用你出,娃我不帶,財產只給你哥
  • 弟弟離婚後,跟著我養老的我媽,把侄子接了過來,我讓她一起搬走
  • 老公去世兒媳照顧婆婆反被趕,再婚當天婆婆拿出遺囑,才知錯怪她
  • 我與老伴搭夥8年沒領證,他去世後我要走,他兒子:這10萬您拿著
  • 帶老公去閨蜜家修水管,用老公手機點外賣後,我的婚姻結束了
  • 我請鄉下公婆來住新房,他們卻選擇住旅館:房子太好,我們住不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