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文正/台北報導
第36屆傳藝金曲獎將於8月23日在台灣戲曲中心隆重登場,今(2)日文化部所屬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舉行入圍名單公布記者會。總召集人暨戲曲表演類召集人李國俊、音樂類召集人潘皇龍,共同公布本屆入圍名單,並由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揭曉特別獎得主陳茂萱及林吳素霞,表達對傳統藝術的高度肯定與支持。
李國毅(左)與總導演郎祖筠。(圖/三立提供)
今年共有88組優秀創作者、42件精彩作品入圍,涵蓋音樂與戲曲表演2大類別,展現台灣傳統藝術的多元與創造力。入圍作品中,音樂類由《舒密特與楊文信:萬彩雙琴》囊括最多提名,獲6項入圍數;而戲曲表演類則由《孟婆客棧:冥星雙飛俠》與《青姬》為入圍大贏家,皆獲得5項提名,競爭激烈,精彩可期。
李國毅(左起)、潘皇龍、陳悅宜、李靜慧、郎祖筠、李國俊。(圖/三立提供)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指出,日前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公布的2024年度數據報告中,即使表演藝術圈的整體票房數據尚未回復到疫情之前,但戲曲類和傳藝類的表演,不論是節目的檔次,或是總演出的場次,數字上都衝出非常漂亮的成績,戲曲類的售票數字甚至超過音樂劇。
李國毅是宣傳大使。(圖/三立提供)
傳藝中心主任陳悅宜表示,本屆共有632件作品報名,包含音樂類354件、戲曲類278件,最後僅有88件入圍,競爭非常激烈,能入圍已經是對創作的極高肯定。本屆主題是「代」,從去年的「日日」延伸出更凝練的思考,一個字卻有豐富的層次。
音樂類召集人潘皇龍指出,本屆音樂類評審共11位,專業領域涵蓋廣泛,從作曲、演奏到編曲都有人才。今年報名最多的是作曲,其次是演奏與編曲,作品整體水準非常高,評審過程也絕對公平。潘皇龍說,我們常說路走熟了後,這條路就是你的,沒有入圍、沒有得獎其實才是常態,只要夠努力,終會被看見,入圍了也不能鬆懈,要繼續努力,堅持不懈是很重要的。
本屆音樂類特別獎得主為陳茂萱、戲曲表演類特別獎為林吳素霞,肯定他們在推動傳統藝術發展上的卓越貢獻。陳茂萱(1936-2023)以超過60年的音樂教學、創作與行政經驗,將台灣音樂帶向新高峰,展現音樂人對文化傳承與未來發展的責任。陳茂萱在音樂教育上,跳脫日治時期遺留的框架,推行改革實踐;在音樂創作上,使「現代性」與「本土性」交織,在傳承文化的基底上開創台灣現代音樂語彙。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