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老人對子女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19小時前     緣分     2640

口述:70歲的老人李蓮

故事來自生活中的瑣事,非紀實。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勿過度理解。感謝!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係,本該如此。孝順,自古以來就是傳統美德。父母盡心盡力,撫養子女長大。子女在父母漸漸老去的時候,就應該孝順父母,給父母養老。

70歲老人對子女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不過孝順的方式有很多種,給錢給東西,請人照顧,可以說是眼下常見的方式。畢竟如今生活節奏快,年輕人自己也很忙碌,也只能給錢給東西了。但實際上,老人需要的孝順,更多是陪伴。

原本這個邏輯,一點都沒錯。但眼下我們卻不難發現,這個陪伴,變了味道。換一句話來說,陪伴還是不是孝順的一種表現形式,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就像我們小時候,父母對我們的愛,如果包攬一切,不給我們選擇的機會,我們是不是也會覺得父母不愛我們?

同理,如果子女對父母的陪伴,是「啃老」,是拉低父母的生活質量,給父母增加負擔。那這樣的陪伴,算是孝順嗎?而父母,又需要嗎?我就攤上了這樣的事情,也是真的不需要這樣的孝順。我對子女說:「你們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我和我老公,生養了2個兒子,相差5歲。這個年齡差,如果兩個孩子在人生大事上,都按部就班的話,意味著,我和我老公壓根就閒不下來。後來事實證明,還真是這樣。千辛萬苦拉扯兩個兒子長大,供兩兄弟念書,幫襯兩兄弟結婚成家。

70歲老人對子女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本以為都能各自生活,趁著身體還硬朗,又有退休金,能和老公一起外出旅遊,到處走走,彌補一下年輕時候的遺憾。結果孫子孫女龍鳳胎出生,徹底讓我這個計劃歇菜。大兒子說壓力大,需要父母幫襯。

沒辦法,不忍心,我和我老公剛退休,還沒開始休息,又過上了帶孩子,做家務,出錢出力的日子。好不容易把大兒子的孩子帶到了4歲,小兒媳婦生了。幫了大兒子兩口子,不可能不幫小兒子兩口子。

於是又是一個輪迴,我和我老公再次把好好休息幾年的念頭,壓了下去。好不容易,兩個孫子,一個孫女,三個孩子都給拉扯到五六歲了,我想著終於能去彌補我的遺憾了。卻發現身體不怎麼好了,我老公也覺得自己和幾年前,沒法比。

算了,我想著外出旅遊就不去了,還能省錢。咱就在家裡好好歇著吧,看看電視,跳跳廣場舞,也不是不行。但就是這樣的日子,也沒讓我過上。兩個兒子每到周五,就會帶著老婆孩子來家裡,住上兩天。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