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讓人膈應的,是巴拿馬港口那事兒。全球1/5的中國貨物都從這兒過,相當於咱們的"海上咽喉",結果李家說賣就賣給美國資本。這操作氣得網友直罵:"平時說 在商言商,關鍵時刻倒挺懂政治!"
對比霍英東當年頂著壓力給國家捐航母、修南沙,這格局差得不是一星半點,難怪王晶說 "愛國不是做生意"。
有人說王,晶一個拍爛片的,憑什麼罵首富?可別忘了,這位"爛片之王"才是真人間清醒。
香港電影低谷期,多少公司倒閉,演員失業,是王晶一年拍10部片,養活了場記、燈光、群演一大幫人,用他的話說:"我拍三級片也比某些人賺黑心錢強!"
他自己愛國從不含糊,支持香港國安法,懟港獨明星從不手軟,這次開炮李嘉誠,不過是把老百姓想說不敢說的話喊了出來。
老百姓其實特簡單:不仇富,就仇"賺著我們的錢,還看不起我們"。霍英東讓人佩服,不是因為他有錢,而是他把"國家需要"當成生意;李嘉誠讓人不爽,也不是因為他富,而是他把"百姓錢包"當成提款機,賺夠了就跑到國外當 "英國公民"。
就像網友說的:"你移民沒問題,別一邊賺著香港的租金,一邊說香港的未來不關我事!"
王晶這炮轟得好,直接撕開了"愛國商人"的偽裝。這年頭,捐點錢就敢稱 "愛國",開家公司就敢說報效國家,可真到了關鍵時刻,跑最快的就是這些人。
霍家三代用行動證明:愛國不是拍紀錄片、上訪談節目,而是在國家需要時敢掏錢,在百姓困難時不漲價。
李嘉誠的故事,也給所有富豪提了個醒:老百姓心裡有桿秤,你賺的錢沾沒沾他們的汗,你做的事有沒有愧良心,大家看得門兒清。
別以為捐點錢就能洗白,也別覺得把資產移到國外就高枕無憂,畢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賺錢不講良心,遲早被罵成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