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露思逛街的排場,比電視劇里的大小姐還誇張。她負責在前面挑挑揀揀,男助理在後面像搬運工一樣拎著十幾個購物袋,連拖鞋都是助理蹲下來幫她穿的。
有網友拍了視頻:她在某奢侈品店試鞋時,店員像伺候太后一樣跪著幫忙,旁邊的助理還在數剛買的衣服件數。
這場景讓普通人看得五味雜陳。我們逛街要算折扣、比價簽,買杯奶茶都要糾結加不加珍珠;她逛街不用看價格,不用自己提東西,連試鞋都有人跪著服務。
有人算過帳:「她這一趟買的東西,夠普通人在成都付個首付了。」可粉絲說「這是她應得的,她以前拍戲多辛苦」,這話沒錯,但普通人辛苦一輩子,也未必能買得起一個愛馬仕包。
趙露思的「抑鬱康復路」,走得有點太滋潤。今天在SKP掃貨,明天去三亞度假,後天可能又在歐洲看秀。網友不是質疑她的病情,是質疑這種 「有錢人的抑鬱」 太容易解決。
普通人抑鬱了,要擠公交去看心理醫生,藥費還要精打細算;她抑鬱了,能靠7萬的包和一堆奢侈品「治癒」,這哪是抑鬱,這是 「有錢沒處花的甜蜜負擔」。
更有意思的是,評論區的兩極分化。粉絲說 「姐姐開心就好,花自己的錢沒毛病」;路人說 「拿著抑鬱症賣慘,轉頭就炫富,吃相太難看」。
其實大家糾結的,是明星把「抑鬱」變成了一種人設——需要同情時就說 「我病了」,需要熱度時就靠逛街上熱搜。就像網友說的:「她的抑鬱,比我們的開心還貴。」
明星的生活,看看就好別當真。趙露思逛SKP的熱鬧,終究是別人的熱鬧。7萬的愛馬仕包,對她來說可能就像我們的帆布包;助理拎包的服務,是她花錢買來的「康復福利」。
普通人沒必要酸,也沒必要罵,畢竟這就是明星和普通人的區別 —— 她們的煩惱能靠錢解決,我們的煩惱往往是因為沒錢。
只是下次明星再說「患抑鬱症需要休息」時,大家不妨多問一句:「是像我們一樣在家躺平,還是像趙露思一樣去SKP掃貨?」畢竟,這兩種「休息」,差的不是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