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根·馬克爾(Meghan Markle)As Ever品牌下的首款納帕谷桃紅葡萄酒!這款酒上線僅45分鐘就售罄,價格高達每瓶30美元(約合人民幣220元),三瓶起售,瞬間點燃全球熱議!但背後真相卻讓人大跌眼鏡:這酒真的是用來喝的嗎?還是說,它只是梅根精心打造的「王室光環」收藏品?讓我們一起揭開這場融合明星效應、商業算計與王室爭議的營銷大戲!
45分鐘售罄的「玫瑰酒奇蹟」:飢餓營銷的巔峰之作?
7月1日,梅根選擇了一個特別的日子——已故黛安娜王妃64歲冥誕,推出了As Ever的首款酒精飲品:2023年納帕谷桃紅葡萄酒。這款被官網描述為「擁有柔和果香、細膩礦物感與悠長回味」的高檔酒,三瓶裝售價90美元(約670元人民幣),六瓶160美元,十二瓶300美元。結果呢?上線45分鐘,庫存全清!這已經是As Ever第三次上演「秒殺」神話,此前她的杏子果醬和橙花蜂蜜也曾在54分鐘內被搶光!
但世界知名廚師詹姆斯·斯托克斯(Jameson Stocks)卻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很懷疑這酒為何賣得這麼快,庫存可能少得可憐。聲稱45分鐘售罄?這是絕妙的公關策略!如果只有幾箱貨,這不就是飢餓營銷嗎?」 他甚至大膽預測,買到酒的幸運兒可能壓根不會開瓶:「這些酒瓶更像是藝術品或投資品,大多數人並不在意它喝起來如何!」
梅根的營銷手法堪稱教科書級別。As Ever團隊在社交媒體上的宣傳投入據傳高達10萬英鎊,但實際備貨量卻可能少到只有幾十箱。 這種「限量稀缺」的策略不僅製造了搶購熱潮,還讓酒價在二手市場飆升——eBay上,這款酒的轉手價已高達120美元,接近原價兩倍! 正如營銷專家保羅·琳·麥克拉倫所言:「這明顯是飢餓營銷,逼得粉絲像搶演唱會門票一樣瘋狂!」
黛安娜生日引爆爭議:致敬還是「蹭熱度」?
梅根選擇在7月1日發布新酒,時機耐人尋味。這一天不僅是黛安娜王妃的冥誕,也是2016年她與哈里王子初次相識的日子。 更巧的是,酒瓶上的浮雕花紋酷似黛安娜鍾愛的「勿忘我」花,官網文案「捕捉慶祝的本質」也被解讀為對戴妃的隱性致敬。 這些細節讓粉絲們直呼「浪漫」,但也引發了巨大爭議。
白金漢宮內部人士向媒體吐槽:「在黛安娜生日推出酒類產品,太不敏感了!戴妃生前曾公開談及酗酒困擾,這簡直是傷口上撒鹽!」 王室評論員理察·菲茨威廉士也在社交平台上怒斥:「這要麼是愚蠢至極,要麼就是故意挑釁!」 更有網友直言:「梅根這是在靠黛安娜的記憶吃飯!」 甚至有報道稱,連哈里王子都不支持這次發布時機。
面對鋪天蓋地的批評,梅根團隊堅稱選擇7月1日純屬巧合,目的是迎接夏季消費熱潮。 但不可否認,這一「巧合」讓As Ever瞬間成為全球話題。正如一位網友調侃:「王室賣傳統,梅根賣故事,這是一場新舊貴族的對決!」
天價酒的真相:喝的不是酒,是「梅根光環」
詹姆斯·斯托克斯的爆料揭開了這款酒的真實定位:「這些酒瓶更像是收藏品而非飲品。我敢打賭,買到的人可能永遠不會開瓶!」 他還指出,30美元的定價雖然高,但並不令人意外,因為梅根瞄準的是高端市場,而非普通消費者。 公關專家愛德華·科拉姆-詹姆斯(Edward Coram-James)也表示:「這種限量策略讓As Ever在擁擠的葡萄酒市場中顯得高端而獨特,梅根不需要是釀酒專家也能成功!」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事實上,名人酒類產品往往更注重品牌溢價而非飲用體驗。梅根的As Ever早已不是簡單的「食品品牌」,而是一個涵蓋果醬、蜂蜜、草本茶、曲奇粉到葡萄酒的「生活方式帝國」。 時尚分析師Sarah Schmidt一針見血:「梅根的目標是侵入你的生活細節——從早餐到晚宴,她要用產品定義『梅根式優雅』!」
但這策略也有風險。數據顯示,As Ever的復購率僅17%,遠低於葡萄酒行業45%的平均水平。 《名利場》專欄作家凱蒂·尼科爾直言:「消費者花高價買的不是酒,而是梅根的王室光環周邊。」 更尷尬的是,此前As Ever因「超賣」問題引發眾怒,不少粉絲付款後沒收到貨,只能拿到退款和一瓶免費果醬作為補償。 公關專家警告:「如果供應問題持續,粉絲的耐心會耗盡,品牌聲譽將受損。」
從果醬到香檳:梅根的商業帝國野心
梅根的野心遠不止一瓶玫瑰酒。As Ever的產品線已擴展到28美元的曲奇粉、32美元的果醬和蜂蜜,以及30美元的草本茶,未來還將推出50美元的納帕谷香檳。 《福布斯》估算,As Ever年銷售額有望突破2000萬美元! 從Netflix紀錄片到Spotify播客,梅根不斷強化「獨立女性」形象,而As Ever則是她將人氣變現的殺手鐧。
但爭議也如影隨形。《每日郵報》爆料,梅根聲稱產品靈感來自她在蒙特西托的家常製作,但果醬和醬料實際產自2000英里外的伊利諾州工廠。 一位美國製造商甚至吐槽:「她賣的『醬料』不過是果醬失敗的產物!」 網友@MeghansMole更爆料,As Ever的酒由Kunde Family Winery代工,可能是「廉價的甜酒,喝了會宿醉」。
梅根的成功密碼:天才還是「光環收割機」?
無論爭議如何,梅根無疑是商業舞台上的贏家。她深諳注意力經濟,利用王室背景和明星效應,將每款產品變成「故事」的一部分。正如專家所言:「她賣的不是酒,是『梅根式生活』——自由、優雅、反叛傳統。」 當查爾斯國王的莊園果醬遇上梅根的「玫瑰酒」,消費者面臨的是一場價值觀的選擇。
但飢餓營銷和情感牌能走多遠?當「王室光環」褪色,As Ever靠什麼留住消費者?詹姆斯·斯托克斯一語中的:「人們買的不是酒的味道,而是梅根的品牌神話。」 在這個人人都是品牌的時代,梅根用45分鐘的售罄紀錄證明了自己的商業頭腦。但未來,她的故事還能否繼續引爆話題?讓我們拭目以待!
你對梅根的商業策略怎麼看?是商業天才的傑作,還是過度消費王室光環?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別忘了關注「全球奇趣娛樂八卦」,獲取更多王室秘聞與明星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