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一
親愛的女兒:
最近你說找了一個男朋友,年齡比你小5歲,個頭跟你一般高,賺錢比你少,買房更是指望不上……你小心翼翼地問我們能否接受。
我當時幾近崩潰,卻不知說什麼好。
這幾天爆火的電影《瞬息全宇宙》,講述了一位媽媽遭遇中年危機,最終走出困境的故事。
其中,媽媽反對女兒個人生活選擇的矛盾貫穿全片,讓我感同身受,也給我帶來深刻啟發。
看罷影片,我輾轉反側,徹夜難眠,忍不住爬起來給你寫下這封信。
你的選擇,我應該尊重
電影一開始,華裔媽媽伊佛琳便面臨精神崩潰:
叛逆女兒要出櫃,窩囊丈夫要離婚,老年痴呆的父親要過生日,苦心經營的老破洗衣店面臨稅務稽查……
一次意外的機會,伊佛琳突然被告知世界上有許多平行宇宙,人們每做一個選擇就會有一個宇宙產生,很多宇宙正遭到惡魔破壞,她被選中去拯救宇宙。
於是,她穿越了無數個平行宇宙,利用各個宇宙的力量除魔打怪。同時,她也在不同宇宙中體驗到愛和生命的豐富意義。
她習得一身武藝,當過國際巨星、做過大廚、變身石頭和女兒對話哲學……甚至,在某個宇宙中,她和刁難自己的稅務官成為摯友,互訴衷腸。
經歷了不同宇宙的百味人生,她得以窺見人生的萬般可能,也從而理解了女兒的痛苦所在,最終接受了女兒的選擇,母女二人擁抱和解。
人生的每一個選擇,就是在尋找屬於自己的宇宙。
不同的人自然會是不同的宇宙,每個宇宙都值得擁有。
往往讓父母為難的是,當孩子的選擇和父母的期待大相逕庭時,應該怎麼辦?
這讓我想起曾參加過的一個親子培訓。
老師問在座的媽媽是否會尊重自己的孩子,媽媽們都毫不猶豫地舉起了手。
老師又展示出各種角色卡片問道:「如果這是你的孩子的選擇,你是否一如既往地尊重他?」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所有媽媽都沉默了。
卡片上的角色,有「獨身主義者」「和尚」「乞丐」……顯然,無一符合家長的期待。
老師讓部分媽媽扮演孩子說服家長,現場發生了激烈的爭論。
一位媽媽站起來指著卡片激動地說:「如果這是我的孩子,我絕對不能接受,還談什麼尊重啊!」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