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的是,陳曉旭的最後人生時光是在溫暖中度過的,有著父母的理解,還有丈夫悉心的照顧陪伴,最後在昏迷中安然離世。
在林黛玉的陰鬱影子中活了大半輩子,但至少在最後一刻,陳曉旭是幸福的。
這是她與「林黛玉」之間剪不斷的一世。
後來,在《紅樓夢》30年後的記錄採訪里。
惜春的扮演者胡澤紅與主持人說,陳曉旭飾演林黛玉的過程時,卻語出驚人:「陳曉旭就是裝的。」
原來,胡澤紅曾與陳曉旭都是林黛玉這一角色的競爭選手,兩人也同屬日常活潑的那種性格,但為了競爭黛玉一角都把開朗的一面隱藏了起來。
胡澤紅有次與一位搭訕的大叔相談甚歡,卻不曾想到對面竟是紅樓夢導演王扶林,也正因此番暢聊暴露了性格中活潑熱情而錯失黛玉一角。
主持人陳魯豫在聽了胡澤紅的驚人言論後,揶揄式地反問了一句:
「那你為什麼不能那麼裝呢?」
用胡澤紅回答的意思概括來說就是:「因為陳曉旭將角色代入生活。」
言語的冰山一角,可見陳曉旭對「黛玉」一角的用功之深。
一個演員除了本色演繹之外,最為關鍵的能力是要學會塑造角色。
而正是因為陳曉旭對「林黛玉」這個角色有了深刻的鑽研,才有了後來活在大家心中的「林妹妹」。
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導致陳曉旭「入戲太深」,拍攝結束後還對黛玉式憂鬱念念不忘。
但除卻她對於黛玉這一角色的痴迷,其實她和「林妹妹」有一個共同的興趣點:詩歌。
她與詩歌
因為出生在文藝家庭,長期的薰陶,使得陳曉旭也更容易對此類的一些事物產生興趣,比如,她的詩歌就寫得很棒。
在最初選拔「林黛玉」一角時,相片背後特意附著給導演看的那首詩就透露出不俗的才情:
「和春風結為知己」、「在天涯海角,卻帶來春風的消息。」
不俗的意境,還有句句體現出黛玉式的憂鬱美,都讓人為之傾倒。
更讓大眾瞠目結舌的是,這是她年僅14歲時所發表的作品,不禁讓人感嘆少女情懷總是詩。
「塵封在書架上的十七歲和錯過的花季」 「樹梢上掛著結冰的月亮」
如此多感情懷,讓人讀了也想重回那個鮮活的年紀。
陳曉旭在後來創辦廣告公司時,除了「黛玉形象」的助力。
絕大多數的合作關鍵點離不開她的聰敏才思,一句恰到好處的廣告語,勝過一整篇的文案宣傳。
在商界,有顏有名,總歸比不上有才華。
只可惜這樣的才華,卻英年早逝,並且還是本人親自放棄的治療。
陳曉旭在後來放棄乳腺癌的治療之後,選擇了以出家的方式來度過餘生,法號妙真。
後來也曾有記者去採訪過,談及這件事時,陳曉旭卻有著與世人相反的態度:
人已過不惑之年,卻仿佛從未脫離少女般的思愁,在多年後與「賈寶玉」重逢,即便生疏不少,但相處時仍有「寶黛」之情的影子。
07年時,陳曉旭在深圳病逝,享年41歲,眾親者痛。
白髮人送黑髮人,她的父母在本應安享晚年的階段,卻承受了失去愛女的痛楚。
白髮蒼蒼的父親在多年後在《魯豫有約》上訪談時說起陳曉旭,仍會哽咽著表達對女兒的想念。
丈夫郝彤在她去世後,也曾一度萬分悲痛。但生活總是要繼續前進,後來也組建了新的家庭開始了新的人生。
有細心的網友發現,現任妻子的眉眼間與陳曉旭頗有相似之處,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或許這是他對妻子最大的留戀與深情。
所以其實陳曉旭是不是林黛玉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有價值的度過了這一生,死而無憾。
祝她在另一個世界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