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還有羅文姬,可我們再也沒有趙麗蓉了

2021-12-03

韓國電影已經有6年多都沒有在中國上映了,上一次登陸國內院線的韓國電影還是2015年的《暗殺》,之後就開始限韓令,韓國影視作品和明星一律不能來中國交流了。

可就在昨天,我意外看到一條消息:韓國電影《哦!文姬》將於12月3號在中國上映。

僅僅提前兩天宣布,空降式上映,這一舉動很有些不同尋常,難道限韓令這就要解除了嗎?

對外關係方面的問題咱也不懂,可不敢亂說,不過這事更讓我感興趣的一點是:電影的主演是我喜歡的韓國演員羅文姬女士,這將是她首次在中國的電影院和大家見面,可喜可賀呀!而且,電影名直接用了她本人的名字,這陣勢,稱她是「中韓交流破冰大使」也不為過吧。

湊巧的是,羅文姬女士剛剛在11月30號度過了她的八十大壽。而她的個人簡歷上寫著,她在1941年11月30日出生於中國北京,在中國度過短暫的嬰幼兒時光。現在以這種方式重返中國,真是意義非凡。

時隔六年打破限韓令僵局的第一個韓國明星,不是那些俊男美女愛豆偶像,而是一位慈祥又有喜感的老奶奶。這看似意料之外,仔細一想又在情理之中,因為羅文姬在中國的人氣,絲毫不亞於全智賢劉亞仁,完全可以算是頂級流量啊。翻翻你們的朋友圈和聊天群,至少在表情包界,這位老太太是絕對的天后!

心情很喪時,你可以和羅文姬一起癱著大吃大喝。

在群里和人對罵時,羅文姬能以超強戰鬥能量助你一臂之力。

這些表情包大都是來自15年前長達一百多集的的韓劇《搞笑一家人》,羅文姬在劇中飾演奶奶,名字也叫羅文姬,力氣大,食量大,總是咋咋呼呼,喜歡抱怨,卻又一直在為家人辛勞付出。羅文姬把這個角色演得神氣活現,15年後還是無數人的快樂源泉,看著她就覺得解壓。

前不久,《搞笑一家人》劇組借著播出15周年之機重聚了一把,羅文姬也參加了。

還拍了新的全家福。

不過羅文姬對於韓國影視圈的意義可絕不僅僅是「表情包天后」那麼簡單哦,她可以說是製造了一股年紀越大越受歡迎的「羅文姬現象」。韓國綜藝節目裡稱她是「目前忠武路最火熱的演員」,她聽了哈哈大笑,並不否認。

而這就要從她出道開始講起了。

羅文姬20歲就在韓國演藝圈出道了,不過一開始是在幕後當「聲優」,也就是配音演員。

其中就包括給瑪麗蓮·夢露的電影配音,當時人稱「瑪麗蓮·文姬」。

後來從幕後轉到台前做演員,也很難爭取到演出機會,很長一段時間演的都是邊邊角角的小配角,才三十歲就開始扮老,演年輕人的媽媽甚至奶奶,不過出於珍惜工作機會她也不推遲,就這樣一路老人演下來,慢慢積累了足夠多的演技經驗,直到真的步入老年,才讓人看到她身上的光芒。

1996年,羅文姬55歲,已經出道35年,才第一次得到了演主角的機會。

但這樣的機會還是不多,到她真正為大眾所知,又是十年過去了。2005年,她在現象級韓劇《我叫金三順》中,出演了玄彬那個霸道總裁媽媽,人物形象有些刻板,卻是中國觀眾對她產生印象的重要起點。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緊接著的2006年,又有了《搞笑一家人》。65歲的羅文姬終於迎來了自己演藝之路上遲來的春天。那段時間,中國好多電視台也會播韓劇,《我叫金三順》和《搞笑一家人》都是其中的熱門,羅文姬女士就這樣開始擁有了第一批中國粉絲。

故事發展到這裡,還僅僅只是一個普通的夕陽紅勵志故事,你作為老演員再怎麼紅,始終還是那些年輕演員的陪襯,得到的只是尊敬,而不是站在C位的關注度。

但是從2014年開始,羅文姬突然開掛了。

那一年,73歲的羅文姬出演的奇幻喜劇片《奇怪的她》,成為當年韓國市場的大爆款,票房年度第二。

這部電影講的是70歲的奶奶一夜之間變回20歲尋找少女心的故事,奶奶的角色非常重要,算是雙女主之一。後來中國還翻拍了一版,叫《重返20歲》,演奶奶的是歸亞蕾。

2017年,羅文姬在電影《我能說》里一人挑起大梁,飾演一個表面上招人嫌的老奶奶,私底下卻倔強地想要學英語,然後在國際法庭上為慰安婦問題作證,因為她自己過去就被迫當過慰安婦,她要讓日本戰犯為他們犯下的罪行道歉,讓歷史銘記這個錯誤。

羅文姬悲欣交集的演技,將慰安婦群體在戰爭中經受的創痛詮釋得舉重若輕。她憑此片包攬了那一年韓國三大電影獎(青龍、百想、大鐘)的所有影后桂冠,成為第一個以同一部電影實現包攬的女演員,打破了歷史記錄。

更重要的是,雖然主題嚴肅,但電影也很好地兼顧到了戲劇觀賞性,悲喜結合,所以票房也不錯,達到了200多億韓元,在當年掀起了關於慰安婦問題的討論熱潮,給日本施加了不小的壓力,影響熱度也蔓延到了中國,現在還常常看到在關於慰安婦的文章裡面提到這部電影。

這兩部電影表明,老年演員也可以演主角,也可以扛起票房,也可以被年輕觀眾喜歡,也可以演複雜的角色。老年人的生活境況、人生感悟、微妙心理,他們的歡樂與夢想,他們的哀傷與遺憾,都是值得被看到,被琢磨,被討論,被關心的。

有了這兩部爆款代表作,羅文姬在韓國影壇的戲路就徹底被打開了,大家看到了她的能力:既可以演喜劇,也可以演嚴肅正劇,有國民度,有人氣,這樣的演員,憑什麼不讓她繼續演主角?

於是羅文姬開始一部接一部地演起了影視劇女主角:《天衣無縫的她》、《哦!文姬》、《如蝶翩翩》……評價還都不錯,成了韓國名正言順的「國民奶奶」,絕對的一線女演員。

羅文姬在戲裡給人的感覺總是很親切沒有距離感,其實私底下更是,韓國綜藝有次跟拍老人家的日常,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對身邊工作人員非常親切大方,到飯點了就對拍她的人說「你們趕緊去吃飯吧」。

可是人家工作沒完成走不開啊,於是羅文姬立刻打開錢包取出一張銀行卡,遞給經紀人讓他趕緊出去給拍攝人員買麵包。

工作要結束了,她看到桌子上正好還剩一些零錢,於是就順手給身邊的一個小妹妹,讓她拿這個坐計程車回家。

是不是就很像家裡疼孫子的奶奶?果然是從底層慢慢走上來的,一點明星架子都沒有,懂得身邊同行工作人員的辛苦。所以她才在韓國演藝圈那麼受人敬重。

憑《我能說》獲得百想影后時,全場起立,掌聲經久不息

不過像羅文姬這種奶奶輩的女演員在韓國發光發亮,也並非孤例哦。

還有和羅文姬同一年出生的金惠子,以劇集《住在清潭洞》贏得國民度,在奉俊昊導演的《母親》中展現驚人演技橫掃亞洲影壇,兩年前又以一部《耀眼》獲得百想藝術大賞的電視類最高獎。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還有今年74歲的尹汝貞,前幾年以主演的《季春奶奶》和《酒神小姐》兩部電影提名各大獎項,然後有了自己主導的爆款綜藝《尹食堂》,去年又以電影《米納里》紅到了美國,拿到了這一年度美國包括奧斯卡在內的幾十個最佳女配角獎。

前幾天韓國電影青龍獎頒獎禮,尹汝貞出席,一番發言博得了滿堂彩,在微博上也有好多人轉那段視頻。

其中她說了這麼一段話:「有記者問我,韓國大眾藝術這樣突然受到世界矚目,您是否知道理由?像《寄生蟲》、BTS防彈少年團、《魷魚遊戲》等等。我是這麼回答的:我們一直有好的電影和電視劇,只不過是世界現在才突然關注我們。你們需要對我說的話負責,希望我們能夠一起,在座的滿懷希望的各位能夠把更多更好的故事打造成電影,跟全世界的人交流、分享,這就是我的希望。」

韓國影視這幾年在世界範圍內的大放異彩,很多人都在分析總結,為什麼他們可以?行業內幕我不了解,我只想補充很多人忽略的一點:一個行業的活躍與興盛,是會體現在方方面面的。除了年輕偶像,除了中生代的實力派演員,老年演員也可以活躍,也可以被關注,這正是行業興盛的另一個重要表現啊。

前面提到的金惠子和尹汝貞,她們倆是和羅文姬差不多同期出道的女演員,年輕時就在一起工作過,曾留下合影:

中間是羅文姬,右二尹汝貞,右一金惠子

金惠子和尹汝貞那時候都很漂亮,可以演主角,然後一直演到老。她們都是自然老去的,坦然接受每一條皺紋,但是你看她們老了之後演的戲,還是會覺得她們很美。金惠子老了還是能顯出一種少女的嬌羞感,適合演黃昏戀故事;尹汝貞則是優雅的,而且很大膽先鋒,曾經在電影里演過老年妓女。

羅文姬年輕的時候長相不占優勢,老了以後卻最有觀眾緣,因為親切、有喜感,很像我們自己家裡的奶奶或者外婆,而且演技確實有說服力。

到老了,曾經的那些虛頭巴腦的標準都不再重要,大家都站在了同一條線上,只憑實力說話。

2016年,羅文姬、金惠子、尹汝貞,這幫老姐妹聚在了一起,拍了一部劇,叫《我親愛的朋友們》,是當年韓劇的最高分作品。除了她們仨,其他主演也都是老演員。

這好像是韓國第一部完全圍繞老人講故事的大熱劇集,我看完了,看的過程中一直哭哭笑笑,尤其是金惠子的那條戀愛線,我的天!老阿姨老伯伯談起戀愛來,比年輕情侶也甜太多、感人太多了吧,隨便幾句話就無比浪漫,而且有生命的厚度。

這部劇播出後不久就被中國翻拍了,主演有宋丹丹、鄔君梅、翁虹,評分剛剛及格。我出於好奇看了幾眼,最失望的就是演員年齡。原版里的演員平均年齡超過七十歲,是真的爺爺奶奶輩,但翻拍版基本上都是五十多歲,加上演員又會保養,看起來根本就不老,而是中年人,年輕人頂多叫聲「阿姨」,而不可能叫「奶奶」的。

明明是老年題材,為什麼不能讓老年演員去演?是中國找不到七十多歲的老演員嗎?還是投資方覺得演員太老沒人看不敢冒這個險?

難道都忘了,我們也曾經是有「國民奶奶」的嗎?

二十多年前,趙麗蓉正當紅的時候,影響力比起現在的羅文姬,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她是那個年代的春晚小品王,有她在的時候趙本山也只能靠邊站。全國人民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張嘴就會背誦她的那些經典台詞——

「探戈兒就是趟啊趟著走,三步一竄嘛兩啊兩回頭,五步一下腰,六步一招手,然後你再趟啊趟著走,這叫探戈兒。」

「這麼包裝簡直太難受,我張不開嘴,我跟不上溜兒!你說難受不難受?你說難受不難~啊受?」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一杯你開胃,二杯你腎不虧,三杯五杯下了肚,保證你的小臉兒呀,白里透著紅,紅里透著黑,黑不溜秋,綠了吧唧兒,藍哇哇兒的,紫不溜秋,粉嘟嘟兒的透著那個美。」

除了演小品,趙麗蓉也演影視劇,可以喜感親切也可以嚴肅悲情,曾經憑藉電影《過年》獲得過東京國際電影節影后。

而且趙麗蓉也是老年後才達到事業和人氣巔峰,這麼看來,她和羅文姬在中韓兩國的地位和經歷還真挺像的。

只不過,自從趙麗蓉去世後,二十年來,我們就再也沒有出過第二個「國民奶奶」了。70後、80後還會無數次在記憶里搜尋趙麗蓉,而00後年輕人恐怕都不知道趙麗蓉是誰了。

我們會演戲的老演員多的是,可現在就是沒有演出機會,偶爾能演的都是無足輕重的小角色,或者是非常小成本的影視劇,播出來都悄無聲息。商業大製作都是年輕人的故事,沒有老年人的位置。

《家有九鳳》算是少有的以老人為主角的劇了,可那也是在15年前。現在李明啟在多數人印象里還是那個刻板惡毒的容嬤嬤,雖然她在生活中非常親切可愛。

《北京遇上西雅圖2》讓大家記住了吳彥姝,後來年近八旬的她接演了大量的老奶奶角色,但基本上也都是配角。好不容易有一部擔主角的《又見奈良》,幾乎沒有任何熱度。

李明啟和吳彥姝已經是我能想到的現在最接近「國民奶奶」的中國老演員,可明顯還稱不上。

再想想趙麗蓉,在她最紅的那個年代,她的才華又是否得到了足夠的重視和展現呢?她是可以演出複雜厚重的角色的,但是長期只能消耗在春晚小品上面。我記得她主演的電影就只有《過年》和《孝子賢孫伺候著》,兩部都很好,但是太少了,多希望她那時候能多演幾部影視劇啊,短短十幾分鐘的小品是滿足不了我的。

影視作品是社會的一面鏡子。如果一個社會的影視作品裡長期都看不到老人,那麼就可以想見,這個社會裡老人的地位有多低,有多不受重視。

韓國影視劇里有那麼豐富生動的老年人形象,雖然也不一定就能證明他們那兒老年人社會地位有多高,但至少對年輕人是一個提醒吧,提醒他們多關注老人,老人也可以活得很精彩,每個人都會老去,但不要喪失活著的動力。

誰說年輕人就對老年人的故事沒有興趣呢,最近東北那些老年相親節目被年輕人熱烈討論不是已經證明了嗎?事實證明老年人的故事完全可以比年輕人更有吸引力,只看你有沒有用心捕捉,能不能用比較符合這個時代的方式展現出來。

最後再獻上一組羅文姬表情包,祝願羅文姬女士永遠這麼生龍活虎,也讓我們一起召喚我們自己的「國民奶奶」的出現吧。


相关文章

  • fromis9合約到期不續約
  • 朴彩英將出演JTBC新聞節目
  • 她們徹底與公司決裂了?
  • 娛樂圈模範夫妻!玄彬為孫藝珍送上甜蜜應援!
  • CBX都將發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