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定下月子中心,兒媳又讓給親家母陪護費,婆婆寒心退掉預定
古人有言,擔米養恩,斗米養仇。
這句話之所以流傳至今,是因為它仍具有一定的現實價值。可這句話往往說的都是朋友、陌生人的相處,年過半百的張姨沒有想到,事情竟然會發生在自己家裡。
80後90後這一代人,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生活在沒有兄弟姐妹的家庭,也會得到父母完全而充足的寵愛。在這樣的人群中,其中不乏小部分人,長大後也會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甚至不考慮父母的感受。
對於父母而言,獨生子女都是心頭寶,往往不管孩子提任何要求,父母也都會盡力去滿足,可他們想不到的是,在這樣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一些孩子,非但不會感激涕零,甚至會忘恩負義。
張姨家裡有一個兒子,雖不是大富大貴的家庭,但從來都是盡力給她最好的。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大學畢業的李峰,找了一個從農村來打工的女孩,考慮到兩人的學歷以及雙方家庭條件都不對等,張姨不打算同意這門婚事。
可李峰卻墜入愛河無法抽身,死活就要娶美芬進家門。鬧騰起來,竟然以斷絕關係為理由,逼迫老兩口答應他。沒辦法,張姨只得同意了讓美芬進自己的家門。
雖然老兩口已經退休,手裡也有退休金,但畢竟都是普通職工,手裡也沒有多少錢。可美芬開口就是一套三居室當彩禮,所以兩人的這套婚房,幾乎是老兩口掏空家底兒才買下的。
這也是為什麼張姨不太想讓美芬給自己當兒媳的原因,美芬這個女孩子雖然從農村出來,但卻沒有農村人身上的樸實,反而卻有些小家子氣,張姨很是擔心以後的婆媳關係不好相處。
事情果然如她所料,美芬自進了家門後,總是嫌棄張姨手腳不利索,也不想跟張姨待在一起。即使是節假日小兩口回來過個節,美芬死活也不肯住在家裡。奈何兒子就是聽媳婦的,話都不敢說就跟著開車回去。
至於老兩口掏空家底兒買的這套婚房,除了裝修的時候,更是去也沒去過幾次。可木已成舟,兩個孩子已經結婚,這已是不能更改的事實。
對於要孩子這事兒,張姨開始還提過幾次,但每次都被懟了回來,後來更是提都不敢再提。婚後三第三年,兒子終於打來電話,稱兒媳懷孕了。張姨和老伴聽到這事,歡喜的不得了。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