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年長,柏寒對海清很為寵愛,一有什麼好事就能想到海清,然而柏寒對海清的好,就連親兒子韓青都羨慕不已。
只是讓人沒有想到,柏寒患上了腫瘤,最後因醫治無效身亡。
然而在彌留之際,海清將兒子託付給了海清,直接表示:在自己離開人世間後,將遺體捐獻除去,做一點貢獻。
儘管面臨死亡,但柏寒心中所想的仍舊是別人。
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柏寒的一生,那一定是苦。
看起來鮮光靚麗的柏寒,背後卻歷經了諸多坎坷和心酸。
1955年,柏寒出生在北京西城區,父親是中國公安大學的老師,母親則是法院的記錄員。
因為是家裡的獨生女,柏寒可謂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享受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只是幸福總是短暫的,隨著特殊年代的到來,柏寒一家迎來的卻是迫害。
父親被安排去了鄉下農村勞動,就連母親也飽受折磨,家庭的重大變故,這讓家裡人都受到了重大影響,尤其是母親,更是患上了精神疾病,神志不清。
儘管那時候年紀小,但柏寒卻早已支撐起了這個家庭,因為父親被下放到農村,母親神志不清,她只能頂起來。
只是母親的精神疾病,也讓柏寒遭受諸多的坎坷。每每上學時,同學們都會笑話她母親是一個精神病,受到嘲諷的柏寒,也只能苦苦忍受。
放學回家後,看不到母親的身影,就知道母親可能是瞎跑出去了,她又只能到處去找。
這特殊的情況,也不是一次兩次,所以街坊鄰居都知道,有時間還會幫忙照看一下,但柏寒也會被同齡人嘲笑。
每當心裡十分委屈,柏寒只能躲在被窩裡,或者在角落裡默默地流淚。原本是一個快樂無憂無慮的家庭,卻因為這特殊年代,導致家庭支離破碎。
她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那台老舊的收音機中,每當心情煩悶的時候,柏寒就會打開聽一聽,也正是因為如此,她愛上了文藝,也愛上了表演。
1970年,14歲的柏寒一如既往做著事情,卻不料背後被人拍了一下,她回過頭後,看著滿眼淚水的母親,柏寒心裡十分開心:媽,你恢復了?
對於年幼的女兒,心懷愧疚的母親,對她說:這些年,真苦了你。
母親的恢復,讓柏寒很激動和高興,母親的正常,也讓她充滿了自信,就連走路去上學都很有底氣,渾身散發出自信的模樣。
當柏寒上學後,母親卻選擇回到了房間,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等到柏寒放學回來,她著急看到母親,想和母親分享學校里的事情,當她看到母親已經離開後,心裡很難過,她不知道母親為何要這麼做。
原本還覺得母親會體諒自己這麼多年的不易,奈何卻選擇以這樣的方式結束生命,久違的母愛,再一次消散人海。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