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還珠格格》一經播出,火遍了大江南北。
而說道這部劇,就不得不提到它的片頭片尾曲,兩首家喻戶曉的經典歌曲。
片頭曲是動力火車演唱的《當》,而片尾曲就是李翊君演唱的《雨蝶》。
李翊君曾唱過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但提到她,或許有很多人已經忘卻。
但如果說到《萍聚》、《風中的承諾》、還有《風雲》的片尾曲《永遠永遠》,很多人會恍然大悟:原來是她!
李翊君是瓊瑤的御用歌手,紅遍港臺、大陸和東南亞的亞洲情歌天后。
曾因家裡太窮,誤打誤撞闖入了歌壇,在當紅之際嫁給了大17歲的丈夫檢場。
為愛隱退,與丈夫攜手25年,試管嬰兒成全了他們的幸福。
她的人生,就像她的歌聲那樣,在故事中充滿了溫情。
01.
1969年,李翊君出生在台灣省臺北市的一個貧困家庭。
她是家中長女,父母為她起名為李華苓,後來踏入歌壇後用了藝名李翊君。
父親思想傳統,一心想要個兒子,但可惜一連四個孩子都是姑娘。
這讓父親非常不滿,夫妻倆之間也矛盾叢生。
生活拮據沒能掩蓋李翊君的天賦,1歲時,還不會說話的她就能跟著旋律哼唱曲調。
不過她並不知道唱歌為何物,只是對此有著天生的感覺。
家裡的長輩都是沒有從事文藝方面的工作的。
10歲那年,李翊君本應在小學里讀書,但因為家裡沒錢,父母一直沒能送她去學校。
直到有一天,父親突然對她說送她去上學,在那裡可以學習唱歌跳舞。
懵懂的李翊君並不太懂,只是能夠上學就很開心了。
之後她跟著父親去學校報道,才了解到這所學校是台灣劇校。
天資聰穎的她順利通過了入學考試。
只是到了學校,她才知道這里不像父親所說的那般輕松,這里的「唱歌跳舞」也和她印象里的不太一樣。
這時她才知道,她在劇校里是要學習唱戲,而不是簡單地唱歌。
不過李翊君不知道的是,父親送她來劇校學藝,只是因為當時這所學校是免費的。
家裡四個孩子,父母也已經盡力了,但實在負擔不起孩子們的學費。
雖然學藝很辛苦,但好歹也能學習知識,總比不上學強。
02.
學藝期間,小小年紀的李翊君可是吃盡了苦頭。
不過她十歲才來到學校,相比於其他的三五歲就開始練習的「童子功」已經是大孩子了。
老師非常嚴厲,偷懶或是動作、唱腔不合格,一頓打是少不了的。
李翊君屬於半路出家、基礎不牢,可沒少吃苦頭。
但嚴師出高徒,李翊君又有天賦,很快她的唱功就有了很大的進步。
而她命運的轉折點,也悄悄地降臨了。
她陪學姐一起去唱片公司試音,學姐唱完後,面試官說,小姑娘,你也進來唱一下吧。
她順便唱了一首蔡琴的《最後的一天》,可沒想到的是,面試官居然看中了她的嗓音,想要和她簽約。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回去後,李翊君把這事告訴了媽媽,但她堅決反對。
畢竟是舊時代過來的人,媽媽認為這個圈子太復雜,不願意讓她涉足。
但唱片公司不希望這個好苗子被埋沒,就聯繫上了劇校的老師,一起到李翊君家裡動員她的媽媽。
在老師和唱片公司的誠摯邀請下,媽媽才同意了,這時李翊君還未成年,簽約需要媽媽代簽。
當時她還是學生,學校表示不太方便讓她用真名。
於是唱片公司為她取了藝名「李翊君」,為了能讓她唱歌和出唱片。
才剛剛簽約,公司就已經做好為她出唱片的準備了,可見他們確實非常重視李翊君。
03.
簽了合同後,唱片公司就迫不及待地為她出了專輯。
由於是新人,所以第一張專輯是翻唱的歌曲,在1986年,專輯開始發行。
公司的執著沒有白費,專輯銷量還算不錯。
李翊君的起點相當之高,可以說出道就達到了巔峰。
連公司都沒想到,《萍聚》這部專輯一經發行,就風靡了整個台灣,還火到了東南亞。
尤其是專輯同名曲《萍聚》,至今依舊在被粉絲傳唱,算是讓她真正的一曲成名。
這個時候,她的父母卻早就因為多年不合離了婚。
如果她無法賺錢,母親只能獨自一人撫養四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