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代傳奇,她用曾經不堪的人生來告訴大家,什麼是真正的骨氣和堅忍不拔。
20世紀中葉,山東諸城有戶大戶人家,為滿洲正黃旗葉赫那拉氏的後裔。
那時候,這戶人家險些被「清理門戶」,男主人帶著老婆、8個孩子舉家逃難到香港。
跑到香港落腳的時候,帶了足足有七八箱金條,一口氣買下了太子道大半的物業。
1960年2月2日,家中的第五個孩子,惠英紅出生了。
可1963年,父親的錢都被騙光光了。
貴族出身的父親作為秀才,也曾嘗試過打工,卻被打傷了一隻耳朵一隻眼睛。
為了討生活,三個姐姐和一個哥哥被送入戲班子。
不到三歲的惠英紅哭著喊,「不要走」。這個的畫面在她腦海裡終生無法忘記。
惠英紅三歲那年,香港最大的颱風來襲。
夜裡颱風肆虐,等他們突然睜開眼,木屋被刮沒了,什麼都沒有了。
惠英紅和爸爸、媽媽、妹妹一起抱著能抱的東西,走到一個樓梯裡。
他們就住在樓梯底下,一住好幾個月。
有一天一個阿姨路過,覺得他們很可憐,就過去跟她媽說「大姐,我帶著你去灣仔那邊要飯,可能要的比較好」。
那時香港有很多窮人,飯店老闆都會把客人吃剩的飯菜,打包拿給窮人,大家就排隊去領,惠英紅就吃那個。
母親帶著當時年僅3歲的惠英紅和六妹到灣仔駱克道一帶去叫賣賺錢。
讓她們捧一個木箱,裡面裝上口香糖、撲克牌和中國筷。
「睡街上,不能上學。每天在街上跑十幾個小時。」
圖片來自《T》雜誌
有一次被警察抓進去,母親竟然去和警察爭執,還把警察的武器搶走了。
是何等無奈,才會如此悍烈。
結果也被關進去,惠英紅就在警察局裡哭了三天。
然後惠英紅被法官判到香港一個孤兒院。
整整三個月,母親每天去孤兒院求,才被放回了家。
即便這樣艱辛不安的生活,惠英紅反而覺得是這輩子最快樂的時候。
無憂無慮,來回奔走。
1963年越南戰爭,美國許多水兵把香港作為「度假地」,最常出沒的就是灣仔一帶的紅燈區。
討飯的孩子們從小就懂得察言觀色,也經常會挨揍。
惠英紅在那裡像別的小孩子一樣拽住人家的衣角,讓買一個口香糖。
她聰明伶俐,每天能賣出兩三百元。
後來她常常聽到一句話:我今天最後一天在這裡,明天我就要去越南,我不知道明天我會不會就這麼走了。
圖片來自《T》雜誌
最艱難的日子也有溫馨的時刻:
爸爸會教惠英紅寫自己的名字,教她識字,對她說你要懂讀書,要懂學問。
爸爸也會教他們下棋,沒有錢買棋盤,爸爸就會在沙子上畫一個棋盤。
當媽媽打她的時候,爸爸會用自己的身子去擋護她,被打的一條條紫紅色。
可路過公園的時候惠英紅會難過,為什麼別人都有爸爸媽媽帶著一起出來盪鞦韆,而自己沒有。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所以她常常會在最短的時間把要賣的東西賣光了,那她就可以拿剩下的時間去玩鞦韆。
可是這樣,也會被媽媽追著打。
有一次惠英紅實在想不通,我把該做的事情都做完了,為什麼不能出去玩,所以她頂撞了媽媽。
媽媽把她打回家,又向爸爸說惠英紅罵她,把她罵的胃疼。
爸爸竟然把惠英紅吊起來打,吊了一天。
在灣仔駱克道,沒有童年的惠英紅處境特別複雜,那兒處處都是人生百態,都是社會底層不被看見的無奈。
那樣的日子整整過了十年。
圖片來自《T》雜誌
長大了之後,突然有一天惠英紅就覺得很丟臉,看見人來,她就躲起來。
在這一條街,她見過太多離別、太多悲哀的事情。
她曾親眼見過一個在從事特種行業的女孩就這麼走了,而那個女孩曾經對惠英紅很好。
惠英紅在那邊跟她打招呼,看到她就倒在一邊,僅隔著一條馬路。
所以當惠英紅13歲時,跟媽媽說「我絕對不來,絕對不要來。」
但媽媽還是帶她來,她就躲起來。
灣仔有個大戲院,門口貼著海報,常有明星出入,風光無比。
惠英紅看見他們,覺得他們真的是天上的明星。
所以每天在駱克道東奔西走的惠英紅,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明星。
1972年,12歲的惠英紅應徵入香港有名的海天夜總會做舞蹈演員。
跳了九個月後到香港最大的美麗華飯店的夜總會當「學習工」,人生自此開始。
當主角,代表香港去美國、丹麥、澳洲表演,每月能賺1500塊錢,一跳就是兩年多。
14歲的時候,惠英紅曾寫過一封信,寄給李翰祥,並沒有得到回覆。
可那時的她抱著熱切的渴望希望能收到回覆。
不過,在夜總會表演中國舞蹈的惠英紅,被張徹導演發現。
有一天,香港武俠片大導演張徹來吃飯,第一眼便看上了惠英紅。
而真正讓惠英紅成為演員的卻是當年張徹身邊的動作導演劉家良。
劉家良要拍個《爛頭何》的戲,讓惠英紅過來演個小角色。
結果進片場沒幾天,眼見女主角換了一個又一個,原因是她們受不了某場打戲,要被壯漢們連擊七十多拳,換誰都吃不消。
可惠英紅偏吃得消,不就是挨打嗎?打完可是有錢拿的。
就這樣,惠英紅成為劉家良的的御用女打星。
邵氏有意簽下惠英紅,可給的錢遠不如她當舞女賺得多。
媽媽便不讓她簽,爸爸那時候已經病的很嚴重了。
不知為什麼爸爸突然之間醒了,說「不要怕,你做什麼事情都是對的。我相信你,你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