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身份與角色之間,或許,韓庚也在始終尋找那個出口、那片空間、那個情緒的釋放點。
韓庚身上,一直貼著很多標籤。
他是首位在韓國出道的中國藝人,第一位被美國航空公司選中「上天」的中國人,內地挑戰三萬人體育館的最年輕男歌手,也是第一位在好萊塢電影里演唱中文主題曲的歌手。
2009年回國發展之後,韓庚從偶像藝人逐步向演員轉型,陸續演過不少大大小小的角色。
主演的首部電影《大武生》,算是他表演路上一個不錯的開局;《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他飾演女主鄭微的青梅竹馬,沉穩篤定又矛盾糾結;而在李玉指導的《萬物生長》里,他又成為表面流氓痞氣、內心脆弱良善的秋水。
2015年,出道十周年之際,韓庚宣布「封盤」,不再出唱片,而是專注於演藝事業。
此後他的職業發展一步一個腳印。《羅曼蒂克消亡史》《建軍大業》《前任3:再見前任》《革命者》……他在其中的表現可圈可點。同時,綜藝節目和公益事業也沒落下。
最近,由韓庚主演的民國群像戲《傳家》正在播出,該劇講述了上世紀20年代末,風雨飄搖之際,上海百貨巨子易氏家族的子女們為實現父親實業興國的夙願,團結一致、共度時艱的傳奇故事。韓庚飾演外交家唐鳳梧一角,一改以往跳脫、敏捷的螢幕形象,變得沉穩、內斂。
國之命,家之運。/《傳家》
劇集播出期間,他同時在參加一檔綜藝節目的錄製。在後台化妝間,韓庚接受了《新周刊》採訪。
前一晚,節目錄製到凌晨一點多。韓庚說:「還行,這已經算是比較早結束的了。」次日,下午一點,在採訪結束後,他還得接著錄製下半場。
距離《這!就是街舞》第一季開播已經將近五年,作為幾季的導師,韓庚能明顯感受到,大眾和街舞的關係,從一開始的並沒有那麼了解,到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觸、喜歡街舞。
韓庚在《這!就是街舞》里像是一個大哥哥。
被問到街舞的魅力在哪兒,韓庚說,「街舞是通過一些肢體的表達,給大家更多自由、出口和空間,讓人們有一些情緒的釋放。它自然而然會有魅力存在其中。」
偶像、歌手、演員、賽車手……在眾多身份與角色之間,或許,韓庚也在始終尋找那個出口、那片空間、那個情緒的釋放點。
轉型之後,不斷尋找出口。/受訪者提供
每次進入角色,都是意想不到的旅程
《傳家》之前,韓庚最新的電影作品是去年上映的《革命者》。他扮演歷史人物蔣介石,戲份不多,卻要通過短短几場戲將人物的前史、心理變化展現出來,這對韓庚是一次巨大的挑戰。
因為此前從沒演過此類歷史人物,開拍之前,韓庚參考了大量史料,學習借鑑之前其他藝術家們詮釋蔣介石的方式,又加上自己的一些想法,如今回想起自己當時的狀態,他說「有點鑽進去了」。
尤其是蔣介石出場的那場戲。在一個戲台廣場,周圍都是軍官將士,氣氛肅穆,蔣介石端坐在正中央,不發一言,一派凜然的模樣。沒有台詞,僅僅憑藉著微表情和小動作,一個狠戾、內隱的將領形象就被韓庚拉拔出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為飾演蔣介石,韓庚從外形到內在都有很大改變。/《革命者》
決定出演《傳家》里的唐鳳梧,主要原因是他感受到了人物的魅力。「人無完人嘛,他還是有一些個人的缺點,比如在情感方面,有過於固執和無奈的地方,但是他在工作與為人處世方面,都有自己的原則。我覺得還挺有意思。」韓庚說。
對於人物的理解和投入,也促使著他不自覺地在劇本之外,加入一些自己對於人物的想法。
《萬物生長》里有一場秋水和柳青吵架的戲,吵完導演沒有喊「卡」,韓庚不知道接下來該幹什麼:「我就跟著自己的心情走,拿起現場的酒喝了起來,和神經病一樣,內心那種壓抑被無限釋放,喊『卡』後就自己出去繼續哭,直到哭完再回來看回放。」
秋水這個角色對韓庚影響很大。/《萬物生長》
韓庚說:「其實每一部戲,當我真正進入角色的時候,多少都會有一些自己意想不到的、及時反應的直覺,甚至是劇本里沒有涉及到的東西,這可能是演員的自然反應。」
當被問到更喜歡哪種類型的角色時,他沉思了一會兒說:「好像說不上什麼更喜歡,我覺得接每部戲、出演每個角色,對我來說都是好的。我現在選擇角色的時候,就是想選一些我感興趣的、覺得有挑戰性的角色,所以每次都會有很多新的想法、創作慾望,這些都會讓我變得不同。」
「我依然熱愛這個行業」
韓庚的演員夢,萌芽得非常早。
從中央民族大學畢業之後,他當過北漂、深漂,住過地下室,當時很想報考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但因為學費太貴,超出家庭承受範圍,只能放棄。
在韓國出道之後,他一直希望能參演電影,但因為和經紀公司的規劃有悖,並沒有得到當演員的機會,只能眼睜睜看著一些很想演的角色與自己擦肩而過。
回國之後,更多選擇權回到韓庚手中,但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2009年,內地電影市場還沒有徹底打開局面,韓庚的偶像身份並不能給他帶來多大助益,反而可能成為他的阻礙。
2010年,他幸運地得到參演電影《大武生》的機會,孟二奎這個角色背負著家仇,摻雜親情、愛情、兄弟情等複雜情感,演起來並不輕鬆。韓庚每天鑽研劇本、揣摩劇情,睡覺前在腦海里反覆回放劇中片段,思考自己要怎麼去表演,以至於開拍之前都變得有點「神經質」。
一個有關情感與復仇的故事。/《大武生》
如今回想起來,韓庚仍然覺得不足:「雖然拍攝之前專門去練了嗓、做了武術訓練,但等到真正拍起來,跟那些專業的演員相比,我還是顯得稚嫩,缺乏情感和技巧,基本功也不紮實,所有的東西都是迷茫的。所以這個過程會比較艱難,進入狀態要比別人慢。這也一步步促使著我累積經驗、不斷學習。」
《萬物生長》開拍前幾個月,他天天去導演李玉的工作室報到,做即興訓練。「有一場排練,詹瑞文讓我和齊溪躺在地上,讓所有人都去打罵我們,李玉走過來,直接用腳踩我的手,同時讓我哈哈大笑,等折磨夠了,又讓我們兩個人爬起來面對面,進行第一次身體接觸。」在《夜伴三庚》這本書里,韓庚寫下當時的訓練細節。
秋水和白露。/《萬物生長》
也正是這種嚴格、細緻的訓練,開發出韓庚作為演員的潛能,培養出他作為演員的底氣。他說如今在挑選角色時,會特意選擇那些和自己本人性格不太一樣的角色,同時,又會不由自主、不可避免地在每一個角色裡面添加一些屬於自己的東西。
與前輩的交流也讓他受益良多。在《革命者》中,他的主要對手演員是張頌文;在《三叉戟》《零度極限》里,他和姜武也有過合作。韓庚透露,平時他會和他們聊起表演的問題,包括一些技巧和感受,在和這些優秀演員的聊天之中,他學到很多。
隱忍、傲倨的蔣介石。/《革命者》
有沒有一個明顯的時間節點,讓他感覺到自己作為非科班演員受到了行業內的認可,或者從什麼時候開始,他變得有自信詮釋一些有分量的角色。面對記者拋出的這個問題,「哎呦!」像突然被敲擊了一下腦袋,韓庚說:「這我還真沒有注意到。我覺得自己還是踏踏實實地去做好每一個作品吧,慢慢大家就會看到。專心地、問心無愧地做好每一個作品,這才是最重要的。」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還是因為熱愛,我依然熱愛這個行業。」韓庚想了想,補了這句話。
「生活嘛,就像心電圖」
2018年,在「正午故事」的一次採訪中,韓庚跟記者葉三說,他的理想,是演一部《霸王別姬》那樣能留得下來的好電影。如果到死那天都沒有一部好作品,他會很遺憾。
這幾年內地影視市場發生了很多變化,一個演員想要做出一點成績可能更加艱難。對此,韓庚說:「其實我的初心沒有變,還是希望能做出更多好的作品、能留得住的作品。但是演員每拍一部作品,都不知道這部能不能留下來,觀眾喜不喜歡。所以每一部戲、每一個角色,我都會認真對待,儘量詮釋得更完美,不留遺憾。」
何為好的作品?韓庚認為,這取決於天時、地利、人和。有很多好的作品包含著社會話題、文學話題、哲學話題,比如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老電影《紅色小提琴》《為奴十二年》《綠皮書》等等。
「是不是好的作品,這是觀眾能夠感受到,也是得讓觀眾去評判的。」也因此,韓庚完全可以接受觀眾對他的表演提出的想法與批評,「接受觀眾批評是我學習的過程」。
韓庚憑藉林靜一角提名大眾百花獎最佳男配角。/《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表演的初心未變,變的是生活節奏和人生重心。
2005年,在韓國出道;2009年,回國發展;2014年,提名大眾百花獎最佳男配角;2017年,主演電影《前任3:再見前任》票房超19億;2019年,和太太盧靖姍步入婚姻殿堂……韓庚覺得自己的人生一直在按照既定的軌道運行。「這些都是我在特定年齡做的特定的事情,形成的軌跡,就像心電圖一樣,上上下下。我覺得只有擁有這樣的起伏,一個人才算生活著。如果都很平淡的話,那不就相當於躺著嗎?」
韓庚在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受訪者提供
早年間,韓庚資助了河北和西藏的9個貧困兒童上學,如今,其中的兩三個孩子已經考上不錯的大學。看到這幾個孩子的成績,韓庚表示很開心。「我覺得幫助這9個孩子實現他們能夠好好讀書的夢想,甚至能夠改變他們的人生,實現他們的價值,看到他們的努力有了好的結果,我非常開心。」
年輕的時候,韓庚喜歡嘗試極限運動,比如賽車、單板滑雪、衝浪和蹦極。在所有極限運動中,他最喜歡單板滑雪,在銀白的世界裡一騎絕塵,感覺像是插上一雙翅膀,可以盡情享受速度帶來的快感。「尤其是滑到無人之境時,心裡會有一絲絲害怕,我就在心裡不斷鼓勵自己:『一定不要出什麼事情,一定要活下來!』但是等到達終點的時候,就發現自己又成功實現了一次大突破。」
如今,韓庚的心態、感受,所有的東西都有了一些細微的變化。生活更像是在一座優美的後花園中散步,四季流轉,天晴落雨,韓庚只管閒庭信步,享受此刻的自己,也淡然迎接日後的起落和挑戰。
[1]《夜伴三庚》韓庚.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韓庚,斜槓韓庚|正午·偶像05》葉三.正午故事.2018-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