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古人說「成家立業」,意思是讓成年人把心思用在自己的小家庭上、用在自己以後的人生和事業上。因此,配偶關係應比父母和兄弟姐妹更親近一層才對。
婚後的小家庭,意味著夫妻倆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有自己的事要做。
故事中丈夫接來父母和弟弟,花費夫妻倆的錢、占用小家庭的房間、干擾夫妻兩人的正常作息,無疑是打破了小家庭發展的原計劃。
更何況現代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間,更加排斥這種多人混住的生活方式。
從物質角度來說,一個剛剛建立的小家庭,經濟條件、人力條件都是有限的,正是需要夫妻雙方合力「搞建設」的階段,再加上養育孩子,夫妻倆壓力不小。
可見,婚後的小家庭絕不是幫助親戚、供養老人的最佳狀態。
二:無論男女,都要守好自己的家,打好家庭保衛戰
現實生活中,供養老人、幫扶親戚這些事會更加「殘酷」。
因為所有牽扯錢的事情,都會變得複雜起來。
比如家裡有兄弟姐妹的,出錢出力孝順父母,會被質疑搶家產;能說會道、能哄老人家高興的,會被懷疑騙老人立遺囑;親戚之間借個錢,要是讓對方寫借條,又容易破壞感情。
可見孝順老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萬一哪件事做得不順別人心意了,可能反過來自己的小家還受牽連,平白無故被親戚算計了財產。
即便是80後、90後一代的獨生子女,上一代人也往往是多子家庭。
當下二胎、三胎逐步開放,這類親戚之間的糾紛必然也會捲土重來。守護好自己的小家庭、保衛家庭的財產,與孝順父母兩頭兼顧,是每一個成年人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