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和回報是成正比的,回報可能不是很及時,但是的,該有的,是你的,終究是你的,別人是拿不掉的。
這點,在人際交往中,很是明顯,尤其是在婆媳相處上,有道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可別欺負了最開始實力弱的人。
讀者小文(化名)的故事,就很好地說明了這個道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01
小文和丈夫結婚後,就經常聽到一些閒言碎語,大抵說她是個「便宜貨」,主動上門,還倒貼。
是,沒錯,小文結婚那會沒要彩禮錢,還不是因為男方家付了房子的首付,沒錢給了,而且她也不是為了什麼彩禮錢,而是因為愛情,才嫁給丈夫的。
但她婆婆很得意,她認為,自己的兒子很有本事,娶媳婦沒花一分彩禮錢,對方還倒貼了一輛車,而且,還將這件事大勢宣揚,弄得街坊鄰里都知道了。
小文覺得,婆婆就是見識少了點,自己沒必要跟她斤斤計較,畢竟往後的日子,還長著呢。這麼一想,有些像自我安慰,但總歸來說,心裡也就沒那麼生氣。
可是後面,當她生了第一個孩子後……
02
小文覺得,婆婆對自己不太好,可能是因為自己沒生孩子,婆婆看著其他人都帶著孫子孫女的,她心裡也很羨慕。
但後面的事實卻證明了,婆婆是想抱孫子,但當得知小文生的是女孩時,婆婆的笑容一下子就沒了,丟下在醫院裡,忙手忙腳的小文和她丈夫就走了。
小文沒想到,自己婆婆重男輕女的思想,居然還存在,早些時候,為了干農活有幫手,自然是男孩頂用,可現在都什麼年代了,咋還老一套想法呢?
當小文的女兒稍大些的時候,小文就想著,她把孩子送到託兒所去,晚上由她媽媽帶回,小文下班後就去接孩子。
為什麼不是婆婆帶呢?小文也不是沒問過,而是問完後,婆婆說自己有工作要忙,家裡的那十來塊玉米地要除草、施肥,沒的時間。
小文將這個情況告訴了丈夫,本以為丈夫會和她的想法一樣,畢竟這除草哪有帶孫女重要。
但丈夫卻安慰她說:「我媽,也累了一輩子了,這時候,我們就不要讓她操心了吧,我們自己來想辦法。」
所以,小文只好聯繫自己的母親,讓母親來做這件事,她母親也沒有推辭,就像之前在醫院裡一樣,後面要不是她母親及時趕到,她和丈夫都不知道該拿孩子怎麼辦。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