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姐是個賣菜的,平時每天早上都會去菜市場賣菜,當時因為嗓門很大。全部的菜市場裡的很多攤販都喜歡用個小喇叭吆喝,她不用,直接就是一嗓子。
同行都不大喜歡七姐,因為她做生意不是很講規矩,打個比方說,同樣的一斤菜,別人刨掉成本至少賺五毛一斤才賣,她不同,賺個兩毛也賣。這就讓別人沒法做生意了,有人說她:「你是不是成心來搗亂的?」她就說:「對不起對不起,家裡實在是等米下鍋了,能賺一毛是一毛。」
誰會信呢,賣菜雖然是蠅頭小利,但走量的話也很可觀,七姐賣了十三年的菜,有無數老顧客,誰會相信她等米下鍋呢?
可事實的真相確實如此,雖然不至於真的等米下鍋,可確實也很困難。問題當然不是出在她自己的身上,她一年到頭除了置換幾件圍裙外,基本不用買新衣服,至於化妝品,只用防裂膏,而且她也沒什麼吃喝玩樂的嗜好,那麼,錢去了哪呢?
七姐的丈夫畢業於名牌大學,在縣政府里工作。那年代這兩樣條件就意味著可以挑老婆了,可是最後大家都大跌眼鏡,他竟然娶了出身農村、其貌不揚的七姐。那年春天,七姐採茶時,丈夫下鄉公幹,聽到了她歡快而爽朗的笑聲,立即就被吸引了。
他打聽到七姐的家後,就讓家裡人去說媒。結果家裡人全都憤怒了,家裡並不富有,他一個哥哥,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全家人的齊心協力才讓他上了大學。上大學為了什麼,就是為了讓他脫離農村,改變命運,可是現在他好不容易離開農村了,卻又要娶個農村姑娘。
他的父親氣出了病,母親氣得說不認他了,哥哥弟妹們也很生氣,還跑來罵她想高攀。但最後,老公另闢蹊徑,請了領導去求親。七姐不敢置信,問他喜歡自己什麼,他說:「聽你笑得那麼爽朗,就知道你是個好姑娘。」
七姐沒什麼文化,不明白笑得爽朗和好姑娘有什麼區別,但是,她當然也願意嫁個條件好的男人呀。於是,兩人就頂著壓力,參加了單位的集體婚禮,住進了單位的宿舍里。
原先,大哥一家是跟著公婆住的,那年因為大嫂跟父母鬧了矛盾,分家了。小叔在外打工,妹妹也出嫁了,老公不放心父母,就讓七姐回去照顧。
公婆一如既往地看不起她,甚至當她的面說她配不上自己兒子,嫁到家裡來是高攀了。她起先也有點生氣,後來一想算了,反正老公對自己好就行了。再後來,婆婆一場大病,全是她衣不解帶地在侍候,那之後,他們的態度轉變了很多。
老公開局有一手好牌,但沒打好,後來因為得罪了上面,一直沒能升上去,年紀漸大,他也斷了升遷的念頭。他們這幾個兄弟姐妹不知道怎麼回事,一個都沒混出頭來,他好歹有個旱澇保收的工作,於是,在困難的時候,都會向他來求助。
老公給了很多次,每次都羞愧地對七姐說:「他們都是我親人,當年又幫了我那麼多忙,我不能不管他們。」七姐說:「算了,我也去找個事干吧。」她先是做臨時工,然後又做小生意,最後選擇了賣菜。一做十三年,她覺得自己太合適賣菜了,一吆喝,就覺得全身舒暢。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她掙得錢比老公還多,所以他再資助給家人錢時,都會跟她商量,她從來沒拒絕過。大哥和弟妹家確實是困難,並不是因為懶,人窮,很多時候其實還是跟運氣有關係。
家裡人自然對七姐又敬又愛,這個過去他們看不起的女人,現在已經成了他們的主心骨。家裡聚餐時,七姐不上桌,沒人會動筷子,就連抱在手裡的孩子也不行。這個大家庭里的幾個小家庭現在還窮,只能以這樣的方式來表達對七姐的尊敬,不過,再熬幾年,等到孩子們長大,會有所改變的。
這天夜裡,七姐用熱水洗手,這雙手上滿是凍瘡,一些黑泥好像沁進了皮膚里一樣,怎麼也洗不掉。老公在一邊看了會兒,抓住她的手感慨地說:「謝謝你,這些年你真的辛苦了。」七姐笑了,說:「有你這句話,知足了。」
七姐對別人說:「當年他們一家都覺得我配不上他,我還很生氣,但現在覺得,確實配不上他呀。結婚二十年了,他從來沒大聲吼過我一句,實在生氣了,最多也就是不跟我說話了。還有,當年,我沒賺錢時,娘家要錢,他也從來沒說過不字。最重要的是,他還是個那麼好的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