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雲和王涵也實在是真愛,每次看到王涵灰頭土臉滿臉疲憊地回來,本想開口的事情也被劉雲生生地吞了下去。
坐月子是女人生產完最重要的環節,月子坐不好往往會留下一輩子的病根,而劉雲也是生生地喝了一個月的米粥。每當劉雲委婉提出換個食材時,趙詠梅總是冷哼一聲,說道:「我坐月子的時候都下地幹活,現在的人真矯情。」
有些人總是心理不平衡,如果自己吃過苦,就必定也讓別人嘗一遍自己吃過的苦。而趙詠梅,恰好就是這種人。
然而風水輪流轉,孩子沒出百歲,趙詠梅就忽然倒下了,那個罵街能罵一天的趙詠梅,突然像被抽取了絲,一下子病倒了。這病來得急,去醫院才知道是膿血症。
但送診及時,並沒有發生意外,只是需要再住院四周,觀察觀察。而這次送飯的人變成了劉雲,雖然是醫生說要清淡飲食,但也許是報復心作祟,劉雲也開始了每天送米粥的日子。
這日,汪涵難得清閒,來到醫院,而趙詠梅原還在病房裡指手畫腳,看到兒子一來,瞬間就如同霜打的茄子,無精打采。
看到兒子過來,趙詠梅哭哭啼啼地說道:「不孝子,住院天天給我喝米粥。」
然而早在前一天,劉雲早已跟王涵說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並且自己不是存心報復而是醫生要求的,但是王涵卻是個通情達理的,跟劉雲道了歉,並且也覺得自己母親這事做得不對,決定陪同發劉雲一起去看望母親。
王涵拉著母親的手,安慰道:「媽,我老婆說了月子餐最養人。」
趙詠梅一下就意識到兒子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了,更加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不敢作聲。過了半晌,王涵又說:「媽,劉雲嫁給我們家,我們就是一家人,我知道您年輕的時候受過很多苦,所以我跟劉雲一定會好好孝敬您的,你是覺得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好,還是整天雞飛狗跳的好呢,要知道一個家散了就是從裡面開始的,家和才能萬事興啊。」
趙詠梅轉念一想,兒子說得不無道理。果然,自出院後,趙詠梅的表現好了很多,劉雲也感覺到了久違的和平,儘管她也不能保證,這份愛與和平能維持多久……
要知道一個家庭的衰敗都是從哪裡開始失敗的。如果一個家裡總是雞飛狗跳,那日子過得自然不順心,自然也不會團結,最終一定會分道揚鑣。倘若一個家裡的人團結一起,勁往一處使,那麼,這個家庭則一定會越來越好。
許多婆婆總是不明白一個道理,在她們眼裡,總是將兒媳婦歸類為外人,但她們卻總是忽略掉,兒媳婦跟自己的出發點一樣,都是愛著同一個男人,都是為了同一個男人好。因此,很多婆婆看到自己一手養大的兒子對兒媳婦好的時候,就難以接受,覺得自己不再是兒子的主心骨,因此自覺地把兒媳歸類到敵人。有時候,角色轉換,換位思考一下,就能夠明白這個道理了。
另外,婆媳矛盾中,丈夫也擔任著很重要的責任。聰明的男人就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在母親面前,將妻子的不好說成好,將妻子的好說得更好,這樣長久下來,家庭也會越來越和睦。
今日話題:
如果你是劉雲,你會怎麼做?
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