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還沒有人願意前來照顧她,她可能也後悔了,當初不如就把那十二套房子都留給這個小女兒。
調解員得知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於是就前往了大姐賈清香家中。調解員猜測可能大姐的家中應該也很是不怎麼樣,所以沒有條件贍養。
但是等到了老大家中,眼前的一切簡直讓他們震撼,將近四百平方米的大房子裡,就連屋子都有十多間。
她們家這是到底有多少口人,竟連自己母親的一席之地都沒有?
大女兒不敢贍養母親
調解員詢問賈清香原因,她卻連連委屈,她說自己實在是不敢贍養母親,因為母親已經八十八歲,將近九十的年紀。
內容未完,請點擊「第3頁」繼續閱讀。
她害怕自己照顧不好母親,讓母親死在自己家裡。原因竟是一個可笑的俗話:「老人是不能死在女兒家的,否則就是兒子不盡孝。」
萬萬想不到,一個俗語竟能牽扯出一個家庭的芝麻破事。
大姐說是在她去老四家接母親的時候,四弟媳婦說讓她別把老母親養死了,送回來的時候必須得是活著的。
聽到這樣的解釋,調解員再次找到賈小旺和他妻子。得到的結果卻是一致否定,他們說這只是大姐在逃避責任找的理由。
賈清被這件事氣得心口疼,說他們兩口子就是既不想養,還不願意被別人罵,想要好的聲譽,所以這件事,他們根本無法調節。
調解員覺得這件事應該去找大姐,因為是她沒有按照協議去接母親來,所以這件事必須得她做出讓步。
她也總算是說出了自己的顧慮,她說只要不把母親接到家中,她就會繼續贍養。這個讓步可算是讓這件事往前邁了一步。
贍養方老太太的事情沒有什麼問題了,可是老太太住哪呢?之前老太太的房子現下也都破敗不堪,根本無法住人。
終於這件事沒辦法再調節的時候,老三賈福說,他們家有套房子現在是空著的,沒有什麼安排。
就讓老母親住過去,輪到誰的時候,誰就去。這個安排總算是解了燃眉之急。幾個女兒也同意了這樣的安排。
從那之後,方老太太又一次住進了三兒子的家中,這一住也是方秀琴最後的一次搬家。
三兒子和兒媳再度接回母親照顧
其實很有可能,就在以後的贍養期間,老四或者其他兒女不願意去照顧,也可能這件事最後只剩下老三和他妻子在做。
、
但是賈福和他的妻子卻很堅定地表示,這將是母親的最後一個站點,他們再也不會允許別人把母親接走了。
賈福的妻子告訴調解員,這裡就是母親的家了,別人愛養不養,別人不養,我們養,永遠都養,養到最後!
這樣的話,讓調解員格外感動,這個兒媳婦,簡直勝過方老太太的親生女兒,這個淳樸的兒媳婦,竟然會成為她最好的依靠。
其實如果真的安排像大女兒或者老四這樣的不願意去養的兒女去照顧母親,他們未必肯好好伺候。
到最後,心疼母親不說,還無法指責他們。倒不如,養在自己家,就算不想好好養,也可以隨時把母親討回來自己養著。
這件事,其實對於方秀琴來說,是很悲劇的。她早先心急地把這些房產一一分配,她的兒子們才不願意好好照顧母親。
她應該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們,竟然只有一個願意來照顧自己,自己操勞半生,身不得吃捨不得穿,留給他們的,居然變成了他們的資本。
方秀琴一大把年紀,如果她沒有糊塗,她應該也知道自己的孩子們都不願意來照顧自己,是不是也會很傷心難過。
文章來源:uc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