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從小在長春電影製片廠長大,看了這麼多電影,以及接觸了那麼多的演員,柏青很順利地就通過文藝宣傳隊的考核,一躍成為了文藝兵。
彼時的柏青才12歲,就穿上軍裝跟隨宣傳隊前往去了瀋陽,走上了熱愛的表演之路。
在宣傳隊,柏青的年紀最小,或許是因為母親離世的早,所以柏青很早就獨立生活,年輕雖小,但從來都不用人特地去照顧,卻也不妨礙宣傳隊的人寵愛她。
能夠走上舞台表演,可以說讓柏青十分開心,再加上專門的演員指導,她對表演的認識也越來越多,而更多的是,在一次次的實踐中總結經驗。
當時,在宣傳隊里,柏青演得最多的是歌劇《劉胡蘭》,別看她年紀小,但演得有聲有色,尤其是表演,亦歌亦哭亦悲壯。
那時候,宣傳隊去哪演出,都少不了柏青表演的節目。面對台下熱情的觀眾,柏青感到十分幸福,只是這幸福太過於短暫了。
02.
1951年,部隊要南下,這也讓柏青不得不退出來,回到了長春。
雖然在宣傳隊只有2年,但卻早已和宣傳隊的同事們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再加上有活動和表演,這讓柏青過得十分開心和充實。
只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在回到長春後,柏青也是哭了很久。面對女兒的回來,父親也對其進行安慰,更是想辦法為她找工作,看看有沒有合適且能繼續做表演的路子。
因為有2年的表演,這也讓柏青積累了豐富的舞台經驗。之後,她去報考了長春市評劇團,那從容不迫的表演,也令現場的一群人驚艷,直接就將其錄取了。
剛進入到劇團的柏青,也迎來了一個師傅,師傅對柏青很好,更是讓她對表演有了系統的認識和學習,這也讓她的表演得到了更好的提升。
儘管在這之前,柏青並沒有得到好的培訓,但聰慧的她,一點就透,這也讓師傅十分的滿意。
只是讓人沒有想到,正想上手的柏青,卻迎來危機。
四處表演,為了學習跟上腳步的柏青,因為飲食和生活不規律,導致她患了嚴重的胃病。迫於無奈下,她只好選擇主動退團。
辭職後的柏青,並不知道幹什麼,父親便讓她好好學習,能不能補回一點文化知識,更是讓她好好地養好身體,畢竟只有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