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一切事兒,其實都逃不過「因果」二字。
有開始,那就會有結束。有前因,那就一定會有後果。不論是什麼事兒,善事也好,惡事也罷,都會遵循著因果的軌跡出現。
01
人老了,真正的福氣,不是有錢,而是有一個像樣的家庭。
也許,很多人以為,只要有了錢,養老的問題就解決了。就算家裡人都靠不住,也不怕,還能去養老院待著。
想法很美好,但是老人真正失去了家庭,就會變成無依無靠的人。就算手裡有錢,輪到自己走不到的那一刻,還得要家人來處理後續的問題,體面的生活,離不開家人的照顧。
好的家庭關係需要經營。作為普通人,可以從一些古訓中汲取養分,在做好自己的同時,力所能及地幫助家人。
要明白,所有的家庭關係,都是有因果的。
02
手足關係:兄弟不共財,姐妹少往來。
很多大家庭,一旦父母過世了,兄弟姐妹就散了,平時要坐在一起吃頓飯,就有難度。不是大家沒有時間,而是「喊也不來」,誰都帶著「氣」。
追根溯源,就是兄弟姐妹之間的距離太近了,在經濟上的交集也多了。
家人之間,互相借錢,或者在誰落魄的時候,幫一把,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要有原則,並且要注意「有借有還」。如果有人起了貪念,或者有人覺得被幫助是理所當然的,關係可容易鬧僵。
我的外公外婆六十多歲的時候,我的幾個舅舅爭著供養。因為外公外婆身體健康,還能幫忙種菜、管理果園。
因為四舅舅家的房子很多,外公外婆就搬進去了。因此,四舅舅家多了兩位勞動力,果園變寬了,收入增加了。
外公七十歲的時候,四舅舅說:「我照顧父母好多年了,應該輪到其他兄弟姐妹了吧。」大家心知肚明,此時的外公年紀大了,不能下地幹活了。
因為贍養外公外婆的事情,舅舅舅媽們鬧成一團。主要矛盾集中在「外公的存款如何分配;外公外婆幫助四舅舅幹活多年,勞動價值怎麼算;老人以後生病了,醫藥費誰管;老人的飯菜錢,誰給」。
說來說去,就是錢財的問題。最後,幾個舅舅決定,輪流照顧外公外婆,大家庭的財產,全部放在小舅舅家保管,並立下字據。
當我們到了中老年的時候,要考慮到上一代的錢財如何分配,避免兄弟姐妹的關係僵化;還要考慮到自己的錢財如何安排,避免兒女們的關係扯不清。
兄弟姐妹要經歷減少經濟交往,特別是幫助兄弟姐妹的晚輩創業、成家等方面,要保持頭腦清醒。自己無法做主的話,多和兒女溝通。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