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母親臨終分家產,給不孝小兒一大筆錢,卻給孝順大兒一間破屋!
(一)
有些農村習俗,父母老了,跟小兒子過。
馬大娘從小對小兒子偏心,對大兒子就不是那麼關心。
大兒子高中畢業,就讓他回家種地,供弟弟上學。
可惜小兒子不爭氣,復讀3年,也沒考上大學。
馬大娘種地賺的錢,大兒子一分見不到,全給小兒子了。
大兒子只能靠自己,在村裡蓋了房,娶了媳婦。
小兒子呢,有老母親照顧,整天遊手好閒。
還是馬大娘花棺材本,幫小兒子蓋新房,娶了媳婦。
不過,小兒子有了小家後,開始嫌棄母親。
他把母親趕回老屋住,有時馬大娘沒錢給他,還罵罵咧咧。
3年前,馬大娘生病了,連床都下不來。
鄰居看到,把小兒子叫過來。
小兒子見母親病成這樣,害怕花錢,話都沒說,跑了。
(二)
大兒子知道後,趕忙過來,背起母親去醫院。
可老母親不願意了,扯著大兒子衣服哭。
「大兒子呀,娘對不起你,以前偏心對你弟弟好。」
「這次,不能拖累你,病不看了,不能花你錢!」
聽到這話,大兒子眼眶中淚水滴溜溜轉,哽咽了。
「娘啊,我是你身上掉下來的肉,你老了,我照顧你,天經地義!」
事後,大兒子花了不少錢,給老母親看好病。
回家後,母親不知怎麼的,不顧年老體衰,天天拚命下地幹活。
3年後,馬大娘終於不行了。
臨終前,把兩個兒子叫來分家產。
哆哆嗦嗦掏了一大筆錢,足足1000元,交給不孝小兒子。
「我年紀大,這三年,就給你賺了這點錢。」
小兒子一邊數錢,一邊不滿意,說錢太少了。
(三)
母親又拉住孝順大兒子的手,安慰他不要哭。
「我也沒錢了,這間破屋就留給你吧。」
小兒子心想,破屋又不值什麼錢,就拱手讓給哥哥。
母親去世後,大兒子收拾母親遺物。
意外在被子底翻出另外一大筆錢,和母親的遺書。
「大兒子啊,娘這次不會再偏心了。」
「你是孝順孩子,那1000元,是我以前存的。」
「這三年來,我拚命種地賺錢,給你存了2萬元。」
「你娘沒本事,你不要嫌少,就當是娘補償你的。」
「以後你一定要好好過,娘在天上,會天天為你祈禱。」
「如果有來生,娘一定不會再偏心了,一定會好好疼你!」
看完信,大兒子早已哭得不成樣子。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