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物的突然到訪,讓吳秀波略顯緊張,但跳脫的哥哥卻撫平了他內心的不安。
從那之後,兩兄弟少不了被人對比。
在性格上,一個歡快,一個安靜;在學習上,一個是學霸,一個卻被老師嫌棄。
久而久之,吳秀波反感學習,反感學校,甚至一度罷課罷學。
1983年,15歲的吳秀波朝父親丟下了一句「不念了」,匆匆離開了家。
而抽著煙的吳天波卻沒說一言半語,或許是對吳秀波有所虧欠,一家人竟然默許了他的決定。
從那之後,被老師嫌棄的吳秀波,徹底成了「社會閒散人員」,
每天無所事事的閒散遊逛,去公園打拳,可打著打著卻碰到了天賜良機。
偶然一次,吳秀波買了一份《北京晚報》,無意間瞥到了鐵路文工團的招生信息。
拿著報紙,他匆匆報了名。
靠著在公園打拳的三腳貓功夫,評委劉錫田將吳秀波留了下來。
1984年,吳秀波走進了鐵路文工團,和傅彪、張涵予、張秋芳成了同學。
那時,誰都不知道,年紀輕輕的吳秀波悄悄地擺脫了沉悶的性格,
開始談起了戀愛。
在一眾六零后里,吳秀波率先從男孩變成了男人,
整日在文工團里作詩喝茶,那段日子好不瀟灑。
但這樣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在接二連三在重要場合遲到後,吳秀波辭職了。
可即便如此,吳秀波的日子也並沒有太難過。
從文工團辭職後,吳秀波轉戰歌廳駐唱,生活更加逍遙自在。
從那時候起,吳秀波的錢包從沒幹癟過。
就連衣服都是從香港買,吃飯只去北京最貴的餐廳,縱橫在眾多著名的歌廳內。
那些年的吳秀波,變成了沙寶亮口中的「京城夜場一哥」。
但他遠不知足,看著眼前的成績,吳秀波想要朝歌壇發展。
1999年,吳秀波拿著自己攢的15萬元,全部投入到自己的音樂唱片《愛之戰》的創作中,
結果反響平平,而他血本無歸。
這一次,逍遙慣了的吳秀波,第一次見識到了生活的殘酷。
那一年,31歲的他,重新開始了生活,他干過餐飲,擺過地攤、開過美容院,
但生活的窘困卻一直不曾好轉。
與此同時,吳秀波與相戀多年的女友高維娜分手了,
關於兩人分手的原因,高維娜只是說:「分手的理由是我們永遠的秘密,我會帶進墳墓里。」
兩人一個去了西雅圖,一個留在了北京。
也正是在這般境遇下,被生活與愛情重創的吳秀波,急切渴望家庭的溫暖,萌生了結婚的念頭。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