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方在面對聯合軍的長槍短炮,劣勢顯著。不僅一窮二白,還得面對高緯度的嚴寒氣候。
別說作戰,就是凍死凍傷的人員都不計其數。
根據歷史事件改編,往往對真實度有著極高的要求。
第五次戰役結束之後,雙方陷入了「拉鋸戰」,主要以襲擊和狙擊為主。
長時間的戰鬥需要戰術和勇氣的結合,單槍獨斗的同時,還要自身保命,這非常考驗演員和導演的本領。
為了極大程度地還原當時的歷史,拍攝地點選在了零下36度的吉林白山。
沒有雪就等待下雪,必須要「求真」。
長達半個月的封閉式軍事訓練,只為了呈現最真實的志願軍作戰狀態。
在雪地拍戲時,演員在抗住嚴寒的同時,還要給出精湛的演技。
無論是對攝影師,還是演員本人,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演員們扎堆在雪地里,最少都是3小時起底,結束拍攝時甚至都凍得無法起身。
他們沒有叫苦,因為曾經那些英勇的戰士,比這更加艱苦。
一些新人演員找不到感覺,張藝謀就帶著他們反覆拍攝,直到拍出滿意的效果。
當年的戰士,也是一樣的精神。紮根在北方大地上作戰,全憑意志和勇氣。
血肉之軀築起的長城,比宏偉的氣勢更能直擊人心。
章宇在危險的戰壕中遊走,所有的困難仿佛被踩在腳下,最後的鏡頭酣暢淋漓,如釋重負。
國讎家恨,都在一瞬間被釋放,無數觀眾在情感上得到共鳴。
二、細節決定成敗,細看張藝謀的「完美主義」
影片中,張藝謀有意地轉變我們的固有思想。光拼人海戰術,恐怕是不行的。
片中的中國智慧,大放異彩。
不刻意追求爽片,尊重對手與歷史,我們的作戰思維也是獨一無二的。
最可愛的人,不是只靠拼人海戰術。我們也有縝密的計劃,懂得先發制人、攻其不備。
這種英勇無畏的精神,鬥智斗勇的氣魄,蘊含在一個個小人物身上,這才是我們想看的東西!
不追求無腦爽片,張藝謀在作戰戲中,下了大功夫。
編劇、導演都在狙擊戰的戰術上花費心思,面對強大敵軍,以智取勝才是成功的關鍵。
除了場景真實以外,細節都傾注了心血。張藝謀主導中方,女兒張末主導美方。
兩個劇組分頭行動,各自開機,連作戰方案都反覆討論推敲。
站在不同的視角,更能體會戰爭的真實性。兩個劇組幾乎在時間線上同時進行。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