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康熙微服私訪記》和《鐵齒銅牙紀曉嵐》系列劇,更是長達5部和4部,受歡迎程度可想而知。
戲約被排得滿滿的同時,他們甚至擠不出時間來考慮生孩子的事情。
2007年,張國立52歲,鄧婕50歲,兩人均過了「知天命之年」。
不知不覺中,他們錯過了最佳的生育年齡段,此生無後,成了兩人畢生的遺憾。
03
說回張默的故事,還得回到1998年。
這年,張默初中畢業,即將迎接他的,是一個「半新半舊」的家庭。
對於父親張國立來說,張默算不上陌生,父子之情從未斷過。
兒子的成長曆程中,雖然張國立久居北京,但無論經濟方面還是噓寒問暖方面,他都持續輸送父愛。
為了讓張默接受更好的教育,張國立將他接到北京念高中。
作為母親,羅秀春也希望孩子在一個更好的環境中成長,於是她欣然答應了。
但當16歲的張默來到北京後,張國立很快就「傻眼」了。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張默恰如他的名字一般,沉默寡言,性格極度內向。
他不願和繼母鄧婕說話,和張國立更是如苦大仇深。
更誇張的是,他留著長發,打著耳洞,穿著另類,儼然一個「叛逆少年」。
身為父親,張國立自然不能容忍兒子走上歪門邪道。
於是乎,他開始循循善誘,各種大道理時常掛在嘴邊。
望子成龍的父親,處於叛逆期的兒子,一言不合便吵架,各持己見。
從小就身處單親家庭,張默嚴重缺愛,張國立難辭其咎。
為愛離婚的張國立,雖然愧對前妻,但他自問對得起兒子,故而言之鑿鑿。
最難受的,莫過於鄧婕。
都說後媽難當,此話誠不欺人。
面對丈夫,她悉心開導,告誡他一定要彌補對兒子的愛;
面對繼子,她苦口婆心,告訴他父親之所以嚴厲,都是為了他好。
在妻子的調和下,張國立漸漸收起「嚴父」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一味地包容。
在繼母的勸慰中,張默開始努力學習,於2002年以優秀的成績,考入了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
然而好景不長,張國立很快就嘗到了兒子帶來的「苦果」。
臨近畢業,張默因和女朋友童謠出現感情問題,一怒之下將對方打了。
鼻青臉腫的童謠,等待著正義之劍的維護。
輿論的長矛,將張國立推向風口浪尖,飽受口誅筆伐。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