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每月給母親2000,回娘家看見侄子用萬元手機,女兒:停掉2000
01
現在的社會上,除了啃老一族,還存在著另外一類人,他們雖然為人父母,但是他們的所作所為卻是自私的,這樣的父母經常會拖垮自己的兒女。
呂萌(化名)就遇到了這樣一個重男輕女,又自私自利的母親。
02
呂萌是一個在農村家庭出生的孩子,因為家人們受重男輕女這一封建思想的毒害比較深,所以呂萌從小就沒有受到過家裡人的寵愛。
親戚不待見呂萌也就罷了,可是連呂萌的母親都經常對自己冷眼相待,甚至還會經常打罵呂萌。
呂萌的媽媽因為沒有生齣兒子,而被家人冷嘲熱諷,於是她便把心裡的怨氣都撒在了呂萌的身上。
當呂萌家裡迎來了第二個孩子的時候,這種不平等的待遇就越來越明顯了。在呂萌六歲的時候,她的媽媽又再次懷孕並且生了一個男孩。
這讓家裡人都十分的高興,一家人都圍著她的弟弟有說有笑的,這讓原本就受到冷落的呂萌,在弟弟出生之後就變得更加透明了。
她的母親更是不願意在她的身上浪費半點精力,於是在呂萌十幾歲的時候,她的母親就讓她輟學去打工了。
雖然呂萌沒有什麼學歷,但是她這個人非常的機靈,也許這與她生活的環境有關,面對自己狠心的母親,年紀輕輕的呂萌早就學會了看別人的眼色行事。
所以她在工作中,也經常會得到老闆的賞識。呂萌的老闆生意越做越大,分公司更是接連不斷的設立了起來,於是她的老闆就決定帶她熟悉熟悉公司的業務,以便日後可以安排她管理其他分公司的事項。
得到老闆的認可,呂萌變得更有幹勁了,而且一想到她可以逃離自己的家庭,去大城市發展,她就更加的激動不已。
經過呂萌的不斷努力,她被老闆提拔做了分公司的項目主管,她不僅漲了工資,而且還如願地離開了自己的家庭,去往大城市繼續發展。
呂萌的父母並沒有因為女兒的遠去而感到不舍,而母親對呂萌千叮嚀萬囑咐的,就只是一句「記得每月給家裡轉生活費」。
這是呂萌的媽媽,從呂萌一開始打工就訂下的規矩,那就是每月發了工資,第一件事就是上交兩千塊錢,給家裡做生活費。儘管那個時候呂萌的工資就只有兩千塊,給了家裡自己就一分都不剩了。
現在自己就要離開他們去外面闖蕩了,可是父母卻沒有一句關心的話,只記得找自己要錢,而呂萌慶幸的是,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現在每月的工資是多少,如果讓他們知道了,那每月給家裡的生活費可就不止兩千了。
呂萌簡單地收拾了幾件衣服,便離開家來到了城市生活,公司的老闆特意給呂萌安排了住所,是在公司附近的一間小公寓。
呂萌看著眼前的一切,心裡說不出的高興,遠離了父母的她,此時此刻格外的輕鬆。原本老闆為了讓呂萌適應新環境,特意給了她三天的假,可是呂萌只是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準時到新公司報道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呂萌很快地適應了新的環境,她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之中,僅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就超越了其他分公司的年度總業績。
當然,除了自己的工作以外,呂萌還不忘每月給她的母親轉兩千塊的生活費。 以呂萌現在的工資來說,兩千塊根本算不上什麼了。
她在考慮,需不需要多給她母親一些生活費,儘管他們當初對自己沒盡撫養的責任,可是畢竟父母現在已經年紀大了,身邊應該多備一些錢,以便不時之需。
於是她決定等自己休息的時候,回家看看,給父母留一些錢。可是,當呂萌回到她的老家時,卻讓她失望透頂了。
呂萌趁著自己公休,回家探望父母,可是她剛一進家門,就看見自己的侄子正在家中玩耍,手裡還拿著上萬的手機。
呂萌知道,她的媽媽一直非常疼愛他這個侄子,而且總是補貼她的弟弟,原先自己每月給家裡的生活費,也大部分都用在了弟弟的身上。
而弟弟結婚時,母親更是向自己要了一大筆錢,說是要給弟弟買婚房,而她這個當姐姐的,也應該出一份力。
可是如今弟弟都已經是孩子爸爸了,母親還是像以前一樣把家裡大部分的錢都花在了弟弟的身上 ,現在更是要多一份開銷給自己的孫子。
呂萌從侄子的口中得知,他的這部手機正是她的媽媽給買的,一想到母親這些年對自己的搜刮,呂萌就覺得委屈。
之前因為弟弟小,自己出錢來養弟弟她可以接受,但是現在母親居然還搜刮自己,來養她的孫子。呂萌決定不再容忍了,她找到母親,直接對她說道:「從今天開始,每月兩千的生活費停掉吧,這麼多年的不公平待遇我受夠了。 」
說完呂萌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這個讓她傷心欲絕的家。
03
父母是孩子的依靠,有父母疼愛的家才是孩子的避風港。可是有些人卻不配稱之為父母,他們自己沒有盡到養育的責任,卻總是一心的搜刮子女的錢財,更是要求孩子給自己養老。
通過呂萌的故事,我們明白了下面兩個道理:
一、既然已為父母,那就應該盡心盡力將子女撫養成人。
人在有了孩子之後,才升級為父母。既然自己生的了孩子,那自己也就能把孩子養育長大。
但是生活中,越來越多的父母,在生完孩子之後並沒有儘自己的父母之責,將他們好好撫養長大,有的人甚至把剛出生的孩子丟棄在醫院。
我覺得,一個人無論什麼情況,當你決定要生下這個孩子的時候,你就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了,更應該做好一個父母應該做到的事情。
還有許多的父母,把子女視為自己養老的工具,自己盡不到父母應盡的責任,卻對子女進行親情綁架,要求子女對自己盡孝。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導師,所以做父母的應該盡到自己的責任,既能給孩子遮風擋雨,又可以正確的引導孩子成長。
二、多子女家庭的父母,更應該一碗水端平。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都選擇要二胎,甚至三胎。作為要撫養多個子女的父母,肯定要比獨生子女的父母要辛苦很多,不僅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壓力要大很多,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也會更加費心。
如果父母不能一視同仁,平等的分攤對孩子的關愛,那其中的某一個孩子就會因為父母的忽視,而造成情感上的缺失。
其實想要做到一碗水端平,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人普遍都存在著特別偏愛某一種事物的現象,即便對待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父母肯定會對其中一個孩子存在著更多的喜愛。
但是合格的父母,會儘自己的所能去做到公平對待,絕對不會過分偏愛某一個孩子,以確保讓自己的孩子們在平等的生活環境下成長。
而有的父母,對待孩子總是會區別對待,甚至一些存在重男輕女思想的父母,更是偏激。
這些父母對待兒子和女兒的區別更是明顯,對於他們來說,女兒可有可無,但是兒子卻是全家唯一的寶。
在這種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即使長大成人以後,內心還是會存在著幼時的陰影,以及對父母的仇恨。
童年的陰影往往需要花費一生的時間來治癒,而且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地走出這段陰霾的時光。
孩子從小受到來自父母的傷害,會使他們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變得極其的自卑,也有一些孩子會變得特別偏激,遇事總是會以暴力解決。
多子女家庭的父母,既然已經選擇了這種生活,那就要對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除了要付出成倍的精力和財力意外,還要多費心思,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
文/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