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刀貳
當年在《藝術人生》的舞台上,主持人朱軍深情的對著嘉賓潘虹說,如果不是因為年齡差,自己一定會死命的追求她。
面對朱軍這番深情的告白,潘虹卻只是面無表情地看著對方,沒有做出任何回答。
說起潘虹,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電視螢幕里的「惡婆婆」。
人們不知道的是,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潘虹、斯琴高娃和劉曉慶並稱為影視圈裡的「三朵金花」。
潘虹就是當時影視圈裡,最有名的女演員之一。
潘虹是我國有史以來,獲得白玉蘭最佳女主角次數最多的影星。也是我國第一個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的娛樂人物。
她主演的《寒夜》,更是我國第一部入圍坎城影展的電影。
年輕時的潘虹一心追求事業上的新高度。也因為過於追求事業,而錯失了一段大好姻緣。
一、
1954年,潘虹出生在上海,那個時候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一切都是百廢待興的樣子。
潘虹的母親是醫院中的會計,父親也是端著「鐵飯碗」的公職人員,一家人的生活雖不富裕,但絕對算得上是和樂美美。
因為歷史的原因,潘虹原本幸福平靜的生活被徹底打破。
一年之後,不堪忍受折磨的潘父,不想再讓妻女受到自己的牽連,默默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潘虹的母親承受不了丈夫離去帶來的巨大悲痛,甚至連認領遺體這件事都是委託年僅十歲的潘虹前去處理。
當她一人去到火葬場的時候,看門的大爺告訴潘虹,她的父親生前遭受到了極大的折磨,甚至一隻耳朵都被割了下來一半。
父親最後的樣子,給童年的潘虹帶來了莫大的心理陰影。
遺體火化完後,小小的潘虹又獨自一人,把父親的骨灰從上海送回了千里之外的哈爾濱。
自從父親離開之後,母親就帶著潘虹姐妹三人回到了蘇州的外婆家生活。
失去依靠的潘虹母女生活過得十分辛苦,後來潘虹的母親不得已又選擇了改嫁這條道路。
也是在這個時候,潘母才將女兒的名字從劉榮華改為了潘虹。
就算已經改名換姓,潘虹也還是受到了父親的牽連。
那個年代「成分說」如同一座無形的大山壓在每個人的身上,沒有一個好「成分」的潘虹,還因此失去了就讀好學校的機會。
到了十七歲的時候,全國又開始流行知青上山下鄉接受再教育。
潘虹也不例外,她被指派到了崇明島下鄉勞動。在崇明島上,她做過會計,甚至還喂過豬。
可能,潘虹就是命不該此。
1978年的時候,上海戲劇學院來到崇明島招生,氣質出眾的潘虹被招生人員一眼相中。
於是,她成功地進入了上海戲劇學院的表演系學習。
進入上海戲劇學院的潘虹,才算是真正地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在校期間,潘虹一連接拍了三部電影,《青春》、《歡騰的小涼河》、《朝霞異彩》。
雖然在劇中潘紅扮演的只是配角,也並未掀起任何火花,但也為潘虹帶來了極其豐富的表演經歷。
二、
畢業後的潘虹,被分配到了上海電影廠工作。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1976年的時候,峨眉電影廠準備籌拍《奴隸的女兒》,身為美工的米家山和同事一起來到上海電影廠尋找電影女主角。
在上海電影廠里,米家山第一次看到了潘虹。
美人的婉轉一笑,便深深地烙印在了米家山的心中。就是這一眼,米家山就無法自拔的,愛上了這個美麗大方的女孩。
後來經過層層篩選,潘虹被選定為電影《奴隸的女兒》的女主角。這讓米家山的內心也更加激動。
在電影拍攝期間,米家山對潘虹處處照顧。
米家山對潘虹的倍加關愛,人們都看在眼裡,大家對於米家山的心思也都心知肚明。
所有人都認為年輕貌美的潘虹,壓根不會看上其貌不揚的米家山。
可是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的是,在米家山的追求下,潘虹竟然真的愛上了大她七歲的米家山。
兩人不僅談起了甜甜的戀愛,還火速地領取了結婚證。
其實,潘虹之所以會嫁給米家山,是因為對方給予了她從小到大最缺少的那份「安全感」。
從小失去父親的潘虹,對於缺失的父愛十分嚮往。
而成熟的米家山對潘虹的寵愛,恰巧填補了潘虹內心最深處的那塊缺口。
成名後的潘虹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更是對著記者直言,「米家山就像是她的父親」。
1978年的時候,潘虹接到了《苦惱人的笑》的邀請,希望她能出演電影中的女主角。
對於這次的機會,潘虹十分珍視,因為這部戲的導演正是大名鼎鼎的楊延晉。
能跟他合作,自己的事業必將會登上一個全新的台階。
《苦惱人的笑》也果然將潘虹的事業推向了高峰。
這部電影受邀參加了,當年坎城電影展的展映活動,還獲得了當年華表獎的優秀影片獎以及青年優秀創作獎。
而身為女主角的潘虹,當年也借著電影的光,一舉成名。
雖然事業上迎來了一個全新的局面,可潘虹也因為出演這部電影,和導演楊延晉傳出了緋聞。
三、
電影拍攝完成之後,楊延晉的妻子洪融,突然跑到上海電影製片廠大鬧一通。
說是潘虹與自己的丈夫楊延晉「勾搭」在了一起,還將兩人之間往來的「情書」貼到了廠里的公告欄里。
其實,那所謂的「情書」只不過是在正常不過的信件。
米家山看到妻子遭此大辱,特意從四川趕來幫妻子撐腰。
來到上海後,米家山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楊延晉家砸了一個稀巴爛。
即使有著丈夫無條件的信任,這件事情也還是讓潘虹的事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隨之而來的,還有一段她不願提起的往事,也被揭露出來。
原來潘虹那個被扣上帽子的父親,並不是她的親生父親。
她的親生父親是一名來華交流的俄國專家。
潘虹的母親與這位俄國專家在工作交流期間產生了感情,並且有了潘虹。
但是隨著訪團工作的結束,這位專家不得不返回俄國。所以潘虹的母親就獨自生下了她。
並把她放到了蘇州外婆的家中寄養。直到她上小學後才被母親接回到身邊生活。
在這不得不提一句的是,潘虹的外婆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這一點也和潘虹日後的信仰有著莫大的關係。
因為洪融的這一鬧,潘虹不得不離開了上海電影製片廠,轉而投到丈夫所在的峨眉電影製片廠工作。
也是在潘虹到了四川之後,她的事業就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
進駐峨眉電影製片廠的潘虹,先是和丈夫米家山一起合作了音樂劇《漩渦里的歌》。
雖然這部電影,與潘虹參演的其他影視作品比起來,成績顯得遜色許多。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但這部影片,卻是米家山為了愛妻量身制定的一部「愛的禮物」。
四、
《漩渦里的歌》失利之後,米家山決定去到北京電影學院進修導演專業。
而潘虹,則是一股腦地投入到了她熱愛的事業當中。
1981年的時候,潘虹又接拍了人生當中另外一部至關重要的影視作品《杜十娘》。
這部電影拍攝完成之後,就被送到了亞洲電影節參展。同時潘虹還憑藉著這部影片,獲得了小百花獎的「最佳女主角」。
接下來幾年裡,潘虹的事業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脈一般,發展迅猛。她一口氣接拍了:
《人到中年》、《寒夜》、《火龍》、《井》、《末代皇后》和《最後的貴族》。
潘虹在這些影片當中,都是絕對的女主角。那幾年,潘虹也成了各大影展上最閃耀的女明星。
潘虹還憑藉著《井》和《末代皇后》兩部電影,分別斬獲了陶米爾納國際影展,以及敘利亞大馬士革國際影展上影后的桂冠。
另外,《最後的貴族》這部影片,還把潘虹送上了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
要知道,新中國成立以來,潘虹是第二位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中國面孔。
潘虹終於憑藉著自己的努力,站到了事業巔峰之時。一個重大的家庭危機卻悄然而至。
1986年的時候,是潘虹和米家山結婚的第八年年頭。此時的米家山已經步入了四開頭的年紀。
而潘虹也已經到了三十二歲,在那個年代,三十二歲還未生育的女性寥寥可數。
米家山找到潘虹,他告訴妻子,自己想要一個孩子。
正在事業巔峰期的潘虹,聽到丈夫的話後,想都沒想的就拒絕了丈夫的提議。
她不想因為孩子,耽誤自己兩年的時間。
米家山問潘虹,是想要孩子還是想要事業。潘虹也毫不猶豫的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她要事業。
面對自己深愛的人,潘虹給出了一個緩和的方案。就是五年之後,兩人再要孩子。
彼時的米家山已經忍耐到了極限,面對潘虹提出的「五年」,他也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於是1986年的6月,兩人的婚姻走到了終點。
當米家山和潘虹走出民政局後,米家山掏出了六本日曆,上面有些日子被米家山用紅筆圈了起來。
他告訴潘虹,被圈起來的日子,是這八年里兩人團聚的日子。而八年的時間,兩人在一起的日子只有380天。
看著丈夫拿出的日曆,潘虹的眼睛濕潤了。她沒有想到,八年的婚姻生活,她和丈夫相聚的日子卻只有這麼短短几日。
五、
兩人離婚之後的第二年,米家山執導了自己人生的第一部喜劇電影《頑主》。
而潘虹則又成為了前夫電影當中的女主角。
這也說明,離婚這件事情並未讓這對昔日恩愛倍加的夫妻,變成不能相見的仇人。
在拍攝《頑主》的時候,潘虹才真正的意識到自己和米家山的離婚是多麼錯誤的決定。
在拍攝現場的時候,米家山還像是以前那樣對她呵護備至。
只是兩人之間微妙的變化,也讓潘虹明白,她永遠的失去了那個曾經深愛她的男人。
拍完《頑主》之後,潘虹明顯放緩了自己在事業上的步調。
以前從未被潘虹放在心上的親情,此時變得讓她尤為珍視,她先是回到了上海看望母親和繼父。
又去到了東北和日本探望她的兩個妹妹。
正是家人和親情的溫暖,才讓潘虹走出了那段黯淡的歲月。
後來在潘虹的書中,她也提到過和米家山離婚後,自己的兩段感情經歷。
在1989年的時候,潘虹與畫家韓美林相識。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這個韓美林比潘虹大了整整十八歲,但是對方的才學讓潘虹深深折服。
只是被米家山寵溺慣了的潘虹,實在受不了這個韓美林的強勢,於是兩人沒談多長時間就分手了。
後來,潘虹又遇到了一個叫做「賽」的男人。
潘虹在書中,這個叫做「賽」的男人,是一個博學多才、胸襟開闊的成功人士。
正是在這位「賽」的建議下,潘虹才接下了《股瘋》這個電影。
在《股瘋》當中,她一改往日的悲情形象,成功展示出了,當時全民炒股浪潮中,一名狀若瘋癲的股民形象。
而潘虹則是憑藉著《股瘋》中精湛的演技,再度封神。
那一年,她一口氣的拿下了國內五座大大小小的影后桂冠。
奇怪的是,「封神」後的潘虹並未乘勝追擊。反而暫停了自己的演藝事業。
直到千禧年之後,潘虹的身影才再次出現在觀眾們的視線當中。只是這個時候她對待事業已經沒有了當初那股勁頭。
反而有了一種隨遇而安的感覺。
她不再追求絕對的「大女主」,而是在各個影視劇中扮起了「惡婆婆」的角色。
成了觀眾心目當中的「惡婆婆」專業戶。潘虹塑造的那些形象,一度讓人提起來都恨到牙根痒痒。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年齡的增長,潘虹對於當初自己選擇事業放棄家庭的抉擇,越發的感到後悔。
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她感慨頗深的說,自己一輩子最在乎的就是米家山。
還說自己不止一次的幻想,如果當初自己選擇了家庭。
說不定自己和米家山也會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兒,圍繞在二人身邊嬉戲打鬧。
但這一切,終究也只是潘虹的一場幻想。
其實潘虹不止一次的錯過了擁有幸福家庭的機會,曾經那個叫做「賽」的男人,也向潘虹提出過結婚的請求。
而她拒絕「賽」的原因,也是因為事業。
2010年的時候,潘虹放下了所有的執念,選擇皈依佛門成為一名居士。
可到了2016年的時候,潘虹的心思再次發生了轉變。
這一年,潘虹的母親生了一場大病,在住院治療期間,潘虹的母親把自己的女兒們都叫到了病床前。
她對著潘虹妹妹說,自己百年以後一定要和姐姐多多往來,至今未婚的潘虹以後的生活一定會非常孤獨。
年輕時候的潘虹,對於事業過於的執著,讓她一次次的錯失了擁有幸福家庭的機會,也永遠的錯失了成為母親的機會。
如今看著病榻上的母親,想到雖然自己已經六十多歲,卻還讓母親為了自己的這般擔心,潘虹的心中懊悔萬分。
在事業上,潘虹無疑是極其成功的,只是在感情的世界裡,潘虹則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甚至潘虹還曾對董卿說,如果在給她一次機會的話,她一定會選擇家庭。
只是世界上並不是所有的後悔都能彌補。
不知道潘虹是因為看開還是因為無奈,除了虔誠的信仰之外,晚年的潘虹開始用讀書填補自己內心的孤獨。
但願那些書籍真的可以填補她心中的那份遺憾與孤獨!
看完記得關注@文刀貳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