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十七歲的時候,全國又開始流行知青上山下鄉接受再教育。
潘虹也不例外,她被指派到了崇明島下鄉勞動。在崇明島上,她做過會計,甚至還喂過豬。
可能,潘虹就是命不該此。
1978年的時候,上海戲劇學院來到崇明島招生,氣質出眾的潘虹被招生人員一眼相中。
於是,她成功地進入了上海戲劇學院的表演系學習。
進入上海戲劇學院的潘虹,才算是真正地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在校期間,潘虹一連接拍了三部電影,《青春》、《歡騰的小涼河》、《朝霞異彩》。
雖然在劇中潘紅扮演的只是配角,也並未掀起任何火花,但也為潘虹帶來了極其豐富的表演經歷。
二、
畢業後的潘虹,被分配到了上海電影廠工作。
1976年的時候,峨眉電影廠準備籌拍《奴隸的女兒》,身為美工的米家山和同事一起來到上海電影廠尋找電影女主角。
在上海電影廠里,米家山第一次看到了潘虹。
美人的婉轉一笑,便深深地烙印在了米家山的心中。就是這一眼,米家山就無法自拔的,愛上了這個美麗大方的女孩。
後來經過層層篩選,潘虹被選定為電影《奴隸的女兒》的女主角。這讓米家山的內心也更加激動。
在電影拍攝期間,米家山對潘虹處處照顧。
米家山對潘虹的倍加關愛,人們都看在眼裡,大家對於米家山的心思也都心知肚明。
所有人都認為年輕貌美的潘虹,壓根不會看上其貌不揚的米家山。
可是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的是,在米家山的追求下,潘虹竟然真的愛上了大她七歲的米家山。
兩人不僅談起了甜甜的戀愛,還火速地領取了結婚證。
其實,潘虹之所以會嫁給米家山,是因為對方給予了她從小到大最缺少的那份「安全感」。
從小失去父親的潘虹,對於缺失的父愛十分嚮往。
而成熟的米家山對潘虹的寵愛,恰巧填補了潘虹內心最深處的那塊缺口。
成名後的潘虹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更是對著記者直言,「米家山就像是她的父親」。
1978年的時候,潘虹接到了《苦惱人的笑》的邀請,希望她能出演電影中的女主角。
對於這次的機會,潘虹十分珍視,因為這部戲的導演正是大名鼎鼎的楊延晉。
能跟他合作,自己的事業必將會登上一個全新的台階。
《苦惱人的笑》也果然將潘虹的事業推向了高峰。
這部電影受邀參加了,當年坎城電影展的展映活動,還獲得了當年華表獎的優秀影片獎以及青年優秀創作獎。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