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說過:「家,對每一個人,都是歡樂的源泉。」
小的時候,家庭是孩子人生之中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人生之中的第一任老師。
然而,長大了,父母也開始失控了,再也無法把控孩子的內心世界和所作所為。甚至在很多時候,人老年邁的父母,還得受制於子女,聽從子女的安排。稍有不從,父母就會被刁難。
每每此時,父母都難免會變得很心酸和委屈。尤其是分家產的時候,兒子女兒,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卻偏偏有兒媳婦要全部霸占,不給女兒分一杯羹。
01、兒媳阻攔婆婆去伺候女兒月子
60歲的羅阿姨,沒想到自己一大把年紀了,在為兒子兒媳當了好幾年的免費保姆後,卻依舊沒有得到善終。
自從老伴去世之後,羅阿姨就在兒子的召喚下,帶著行李投奔了兒子,大包大攬照顧兒媳婦月子,照顧剛出生的孫子。而且還要時不時受兒媳婦的氣,為了兒子和孫子,羅阿姨不得不咽下這口氣。
在孫子三歲上幼兒園那年,女兒也生下了外孫子。羅阿姨很心疼女兒,因為女兒早就沒了婆婆,如果自己這個娘家媽不過去幫忙,女兒就只能自己照顧月子。
羅阿姨試探跟兒媳婦開口,想去照顧女兒一個月,等女兒出了月子,她再回來繼續帶孫子。可兒媳婦卻輕描淡寫地說,你要是走了,就再也不要回來。出嫁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你女兒有丈夫有公公照顧,不需要你再去雪中送炭。
兒媳婦的狠話,最終還是讓羅阿姨放棄了照顧女兒月子。可她心裡很愧疚,只好私下給了女兒一萬塊錢,讓女兒多買些營養補補身子。
而兒媳婦得知羅阿姨私下塞錢給女兒之後,又在兒子面前告狀,哭哭啼啼說羅阿姨這個婆婆偏心女兒,她生孩子婆婆分文不給,女兒生孩子婆婆卻又給一萬,這對她和孩子實在不公平。
羅阿姨聽了之後,深深嘆了口氣。她是沒給兒媳婦錢,可她卻整宿不睡覺幫著照看孫子,伺候兒媳婦。單單月子,兒媳婦就坐了42天。滿月後,兒媳婦和孫子都被她養得白白胖胖的。
可看看兒子欲言又止的神情,羅阿姨只好又掏出了一萬給兒媳婦。當時羅阿姨還安慰自己,就當是給孫子的花銷吧,也好過讓兒子為難。
02、家裡2套房80萬拆遷款,都給了兒媳,女兒卻要斷絕關係
自從女兒坐月子這事之後,羅阿姨在兒媳婦面前就更是束手束腳,小心翼翼,生怕哪裡又落下什麼把柄,讓兒媳婦告狀和揪著不放。
而好在,後來兒媳婦懷上了二胎。因為有求於她,兒媳婦的態度曾一度好了不少。羅阿姨當時還暗自慶幸,是不是自己的付出,感動了兒媳婦?
可隨著羅阿姨老家房子拆遷,分了2套房子和80萬拆遷款之後,羅阿姨才知道,兒媳婦依舊還是那個兒媳婦,一點都沒變。她如今是有求於羅阿姨,所以才收斂了一下。等涉及到自己利益的事情後,兒媳婦依舊強勢霸道。
分了房子和80萬拆遷款,羅阿姨就想著多多彌補下女兒。2套房子,兒女各分一套。兒子先拿走一套,而女兒的那套,她則先住著。等以後百年了,再給女兒,這樣兒媳婦也無話可說。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至於80萬拆遷款,羅阿姨決定自己留下20萬,剩餘60萬全都給兒子。雖然女兒不分錢有些吃虧,但凡事留一線,日後羅阿姨不在了,兒子起碼也會對這個妹妹留些情分。畢竟羅阿姨不想因為房子和錢,兄妹鬧不和,更不想兒媳婦鬧得雞犬不寧。
只是羅阿姨前腳把這個決定告訴兒子女兒,兒媳婦後腳就跳起來反對,說父母家產都是傳男不傳女。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沒資格回娘家爭奪家產。
而那之後,兒媳婦不管白天黑夜都在跟兒子鬧離婚,試圖用這樣的方式逼著兒子把2套房子和80萬拆遷款全都攬在自己名下。兒子被折騰得班上不好,家裡也不敢多待。
看著兒子躲出去,羅阿姨最終就狠了狠心,她把2套房子和80萬拆遷款全都給了兒子兒媳,然後又把自己的10萬養老金給女兒。
原以為,這樣就能平息矛盾。可兒媳婦是被安撫好了,女兒卻又鬧了起來。女兒甚至還控訴羅阿姨重男輕女,偏心。當初她坐月子,娘家媽不肯來幫忙。如今分家產,也沒她的份,她這個女兒,羅阿姨不要也罷了。
女兒把10萬養老金塞回給羅阿姨,轉身就哭著離開了。從那之後,女兒就很少再回娘家。甚至絕大多數時候,羅阿姨想念女兒和外孫地要緊,給女兒打去電話,女兒也只是讓女婿送來外孫見面,至於她自己,則是儘量躲著羅阿姨。
想到女兒的決絕,夜深人靜的時候,羅阿姨忍不住淚流滿面。她也不想這樣做,可是不這樣做,兒子的婚姻也保不住。
她希望女兒能體諒下她的苦衷,她想為女兒留下一個親人,等她以後不在了,女兒起碼還有娘家可回。如果為了錢和房子,鬧得兄妹不和,從此不來往,那就真的得不償失了。
可顯然,女兒並不對她感同身受,甚至還埋怨上了她。羅阿姨覺得內心很苦,而這樣的苦,卻沒有人懂得。
03、和睦的家庭,相互理解和扶持
家庭最好的相處模式:大事不指責,小事不糾纏,沒事找話說。
可這樣的家庭,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絕大多數的家庭,都是雞毛蒜皮的瑣事一大堆。算計來埋怨去,無非就是利益分不均衡。
或許有人說,是父母的重男輕女和偏心,才導致子女失和離心。其實,不和睦的家庭,會有各種無視。而和睦的家庭,卻只有一點,那就是相互理解和扶持。
只不過這個世界上,其實根本沒有感同身受這回事。針不刺到別人身上,他們就不知道有多痛。
羅阿姨雖然是好心,想為女兒留一個親人。可顯然女兒卻沒辦法認可這樣的分家產方式,最後就鬧得母女失和,從此娘家歸不得。
今日話題:
你認為羅阿姨的做法,正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