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爸媽生病憑什麼我伺候?誰爸媽誰管」丈夫:那就滾回你娘家去

2022-06-28

「你爸媽生病憑什麼我伺候?誰爸媽誰管」丈夫:那就滾回你娘家去

01

都說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婆婆之前是怎麼對待兒媳的,到自己老了以後,兒媳就會以同樣的方式來對待自己。

宋慈(化名)就因為婆婆曾經處處針對自己,還挑撥夫妻關係,而不願照顧雙雙生病的公婆。

02

宋慈與丈夫沈鵬(化名)是通過相親認識的,同為大齡青年的兩人,因為受不了父母的催婚,選擇了到婚姻介紹所相親。

宋慈和沈鵬第一次見面就聊得非常投緣,兩人都覺得挺有共同語言的,於是就互相添加了聯繫方式,準備往更深的方向發展。

兩人經過了兩個多月的深入了解,最終確立了戀愛關係。雙方父母得知這個消息之後,都催著兩人別拖太長時間,談得差不多了就趕快把婚結了。

宋慈和沈鵬不想一直被父母逼婚,所以兩人在戀愛三個月之後就領證結婚了。沈鵬的父母一直盼著他結婚,所以婚房早就為沈鵬準備好了,因此和宋慈兩人結婚之後就自然而然地住到了沈鵬家準備的新房裡。

結婚以後的宋慈和沈鵬才發現,原來婚姻生活並不像他們倆想像得那麼美好。生活中除了自己家裡的一些瑣事,還要面對雙方原生家庭帶來的矛盾。

宋慈從小被父母寵著,所以到現在三十多歲了還不會做飯,而沈鵬每次都埋怨宋慈做飯又慢又難吃,他的這種態度讓宋慈徹底打消了學做飯的念頭。

於是兩人經常到雙方父母家吃飯,可是時間久了,宋慈的婆婆就開始有意見了,她經常教育宋慈,告訴她女人要懂得持家有道,而做飯是每個女人都應該學會的技能。

所以每當兩人來婆婆家吃飯,婆婆都特意等宋慈回來,然後教她炒菜做飯。宋慈似乎沒有做菜方面的腦細胞一樣,無論婆婆怎麼教,她都做不好,總是笨手笨腳的,還總被婆婆責怪。

這樣的日子讓宋慈非常有壓迫感,自己主動想學做飯是一種樂趣,而天天被婆婆逼迫著學做飯則是一種負擔。

於是宋慈便不再願意到婆婆家吃飯,可是如果讓沈鵬天天到丈母娘家蹭飯,他又覺得臉上無光,所以沈鵬也不願意總去宋慈娘家吃飯。

經過兩人的商量最後決定,每周去婆家吃一次,回娘家吃一次,然後剩下的日子兩人就出去吃飯。

這個方案實行了還不到兩周的時間,就又被婆婆給否決了。婆婆得知兩人經常出去吃飯,心中大為不滿,她特意打電話給宋慈,告訴她以後不逼她學做飯了,讓他們兩人繼續回家來吃飯。

掛了電話之後,宋慈能明顯地感覺到婆婆的怨氣,她本不想回婆家吃飯的,可是婆婆已經特意給自己打電話了,所以無奈之下她只能硬著頭皮來到了婆婆家。

一進家門,宋慈就看到了一臉不悅的公公和婆婆,她像往常一樣洗手進廚房幫忙,只是一直不敢說話。吃飯間,婆婆就一直指責宋慈,說她要天天出去吃飯,不懂得節省。

而一向事兒少的公公這次也一反常態,跟著婆婆一起指責宋慈,並說她不是個過日子的人。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公婆兩人的責罵讓宋慈十分委屈,這齣去吃飯也是沈鵬的主意,可是現在挨罵的卻只是她自己,而沈鵬居然像懦夫一樣只會推卸責任。

一頓飯下來,宋慈基本沒吃幾口,光是公婆的責罵她就已經聽飽了,再加上沈鵬一言不發,也不替自己解圍,這也讓她生了一肚子的氣。

回到家之後,宋慈就開始埋怨沈鵬,並告訴沈鵬以後她再也不回婆家吃飯,要回讓他自己回。往後的日子裡,宋慈就真的沒有再回過婆家吃飯,這讓她的公婆非常不滿。

就這樣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了,宋慈與婆婆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雖然她已經避免與婆婆接觸了,但是她還是能從沈鵬的嘴裡聽到婆婆對她的種種不滿。

而且沈鵬的態度也始終是向著婆婆那邊的,婆婆長期在沈鵬面前述說著自己的不好,導致沈鵬對自己的態度大不如從前,她甚至覺得自己對於沈鵬來說是可有可無的。

忽然有一天,沈鵬的爸爸突發中風住進了醫院,而他的媽媽為了照顧老伴兒,也把自己給累倒了。沈鵬見狀,立馬叫來了宋慈,想讓宋慈幫忙照顧他的媽媽,自己好全心全力地在醫院照顧父親。

可是沒想到的是,宋慈竟然一口回絕了沈鵬的要求,她甚至對沈鵬說:「你爸媽生病憑什麼讓我伺候?誰爸媽誰管!」

沈鵬沒想到宋慈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正在陷入兩難的他,被宋慈的一番話徹底激怒了,他對宋慈大喊著:「 既然如此,那你就滾回你娘家去!」

最後沈鵬請了護工,自己更是兩頭都兼顧著,而他與宋慈也在沒多久之後辦理了離婚。

03

兒媳對待婆婆,永遠都不會像對待自己媽媽那樣付出,如果遇到了事多還總是挑撥離間的婆婆,那兒媳就更會敬而遠之。

通過宋慈的故事,我們要明白下面這兩個道理:

一、兒媳永遠不會無條件地去孝順自己的公婆。

婆媳之間是永遠都不會像母女那樣親密無間的,而且婆媳之間一旦出現隔閡,那是無論用什麼方法都修補不好的,這個隔閡只會越來越深。

婆媳關係要想相處得融洽,首先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彼此互相尊重,才能更好地相處下去。

其次就是要做到將心比心。兒媳作為晚輩,很少會一開始就對婆婆做出一些不敬的舉動,反而是婆婆從兒媳進門的那天起,就開始挑她身上的毛病,給她立強制性的規矩。

婆婆用什麼樣的方式對待兒媳,兒媳就會用同樣的方式來回報婆婆。婆媳之間都是相互的,所以做婆婆的不要責怪兒媳不孝順,怪就只能怪自己當初太過苛待兒媳。

結婚之後,雙方的父母就會變成是自己的父母,所以自己也要為對方的父母盡孝,這是每個成年人都明白的道理。我想沒有人會選擇不孝子女來做自己的終身伴侶的。

所以如果不是因為公婆處處針對,長期欺壓兒媳,那兒媳又怎麼會對年邁的公婆置之不顧呢?

二、太多事的婆婆不僅得不到兒媳的孝心,還會破壞兒子的家庭。

一般兩個人結婚之後,婆婆總是會或多或少的干預兩個人的婚姻生活,那是因為她們習慣了出現在兒子的生活之中。

也許是因為從古至今的傳統問題,所以大部分的婆婆在兒子婚後依舊是家裡的領導者,即使因為現在社會的發展,許多兒媳已經不再與婆婆同住了,但是婆婆還是會把手伸到小兩口的生活中去。

婆婆過多的干預夫妻生活,不僅自己會受累不討好,還會影響夫妻之間的感情,如果再遇見一個像宋慈婆婆那樣,經常在兒子和兒媳之間挑撥關係的,那這段婚姻遲早會走向破碎。

婆婆與兒媳是兩個不是時代的人,彼此之間的生活方式肯定不同,當婆婆的,如果看不慣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可以選擇視而不見,自己眼不見心不煩,才能即不讓自己困擾,又不破壞兒子家庭,這才是明智之舉。

當然,面對年輕人的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作為長輩,婆婆可以以過來人的身份給予一些引導,幫助他們改掉這些壞習慣,但是凡事都要適度,不要過分地強制別人。

現在的社會上,越是不多事的婆婆,越會得到一個懂事又孝順的兒媳,因為這些婆婆懂得分寸,他們絕對不會過分地干預子女的生活,而面對這樣開明的婆婆,兒媳自然也就越來越懂事。

只要婆婆不多事,家庭的矛盾就會越來越少,婆媳關係就會越來越融洽,從而導致夫妻的婚姻生活也會越來越和諧。

文/風華


相关文章

  • 70歲老人對子女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 3000退休金40萬存款,拒絕兒媳找的工作,我見不到孫子了
  • 中專同學聚會,班長問大家退休金,我說9000,當晚被踢出同學群
  • 離婚後,我把新女友帶回老家,侄兒驚叫一聲跑了:不好了,狼來了
  • 小姑子總在後半夜跑我家貼面膜,直到我換了一把鎖,我家才清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