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了電話之後,宋慈能明顯地感覺到婆婆的怨氣,她本不想回婆家吃飯的,可是婆婆已經特意給自己打電話了,所以無奈之下她只能硬著頭皮來到了婆婆家。
一進家門,宋慈就看到了一臉不悅的公公和婆婆,她像往常一樣洗手進廚房幫忙,只是一直不敢說話。吃飯間,婆婆就一直指責宋慈,說她要天天出去吃飯,不懂得節省。
而一向事兒少的公公這次也一反常態,跟著婆婆一起指責宋慈,並說她不是個過日子的人。
公婆兩人的責罵讓宋慈十分委屈,這齣去吃飯也是沈鵬的主意,可是現在挨罵的卻只是她自己,而沈鵬居然像懦夫一樣只會推卸責任。
一頓飯下來,宋慈基本沒吃幾口,光是公婆的責罵她就已經聽飽了,再加上沈鵬一言不發,也不替自己解圍,這也讓她生了一肚子的氣。
回到家之後,宋慈就開始埋怨沈鵬,並告訴沈鵬以後她再也不回婆家吃飯,要回讓他自己回。往後的日子裡,宋慈就真的沒有再回過婆家吃飯,這讓她的公婆非常不滿。
就這樣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了,宋慈與婆婆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雖然她已經避免與婆婆接觸了,但是她還是能從沈鵬的嘴裡聽到婆婆對她的種種不滿。
而且沈鵬的態度也始終是向著婆婆那邊的,婆婆長期在沈鵬面前述說著自己的不好,導致沈鵬對自己的態度大不如從前,她甚至覺得自己對於沈鵬來說是可有可無的。
忽然有一天,沈鵬的爸爸突發中風住進了醫院,而他的媽媽為了照顧老伴兒,也把自己給累倒了。沈鵬見狀,立馬叫來了宋慈,想讓宋慈幫忙照顧他的媽媽,自己好全心全力地在醫院照顧父親。
可是沒想到的是,宋慈竟然一口回絕了沈鵬的要求,她甚至對沈鵬說:「你爸媽生病憑什麼讓我伺候?誰爸媽誰管!」
沈鵬沒想到宋慈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正在陷入兩難的他,被宋慈的一番話徹底激怒了,他對宋慈大喊著:「 既然如此,那你就滾回你娘家去!」
最後沈鵬請了護工,自己更是兩頭都兼顧著,而他與宋慈也在沒多久之後辦理了離婚。
03
兒媳對待婆婆,永遠都不會像對待自己媽媽那樣付出,如果遇到了事多還總是挑撥離間的婆婆,那兒媳就更會敬而遠之。
通過宋慈的故事,我們要明白下面這兩個道理:
一、兒媳永遠不會無條件地去孝順自己的公婆。
婆媳之間是永遠都不會像母女那樣親密無間的,而且婆媳之間一旦出現隔閡,那是無論用什麼方法都修補不好的,這個隔閡只會越來越深。
婆媳關係要想相處得融洽,首先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彼此互相尊重,才能更好地相處下去。
其次就是要做到將心比心。兒媳作為晚輩,很少會一開始就對婆婆做出一些不敬的舉動,反而是婆婆從兒媳進門的那天起,就開始挑她身上的毛病,給她立強制性的規矩。
婆婆用什麼樣的方式對待兒媳,兒媳就會用同樣的方式來回報婆婆。婆媳之間都是相互的,所以做婆婆的不要責怪兒媳不孝順,怪就只能怪自己當初太過苛待兒媳。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