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幫弟弟還房貸,婆婆生日丈夫給5千紅包,妻子:你媽有退休金
01
人們常用「胳膊肘往外拐」來形容一個人分不清是非、拎不清親疏關係。
但是在真正自私、拎不清親疏的人眼裡,自己選擇的那個人,才是真正的一家人,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會覺得自己有錯。
不過,現實最終的結果會給他們一個答案,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付出究竟是對是錯。
姣姣(化名)把弟弟當成自家人,卻把丈夫當成了外人。
02
姣姣有個親弟弟,從小姐弟倆關係就很好。
姣姣性格溫和,但有些嬌氣,做事說話也慢吞吞的,別人都以為她是個乖孩子。
實際上,姣姣只是表面上看上去老實,心裡什麼都很清楚,非常維護自家人,也從不願意吃虧。如果覺得自己吃虧了,姣姣就裝哭、扮委屈,以退為進。
不得不說,外形小鳥依人的姣姣,用這些手段一直很順暢,幾乎從未失手過。
她的男友也是她用小手段追求來的。
姣姣的男友小豪不算是很有錢的人,家庭條件一般,但是比姣姣家條件好得多。男友長得也很精神,是個直爽陽光的性格。
當時小豪和姣姣還只是大學同班同學,也有其她女生喜歡他,偷偷議論過他。
姣姣故意戳穿那個女生背後的議論,搞得大家都說那個女生暗戀小豪,那個女生愛面子又內向,只能當場否認,並且生氣了。姣姣又抹著眼淚去道歉,搞得女生下不來台,而小豪卻誤以為姣姣是無辜的,反而覺得那個女生不好。
就這樣,姣姣一直各種使花招製造小誤會、小曲折,讓小豪主動追求自己。
姣姣發現小豪家庭條件比自己好得多,這時候她弟弟也成年了,父母決定給弟弟買套房,然後讓弟弟大學畢業後自己還房貸,弟弟主動找她求助,姣姣就決定從男友那裡弄錢。
因為他倆還沒結婚,弟弟也沒大學畢業,房貸是父母還的,姣姣還不急著騙錢。
她想著一定要跟小豪結婚,就各種旁敲側擊地問小豪的意思,小豪很驚訝,但是也覺得姣姣很特別,因為很多人畢業後就分手了,並不會想著結婚。
尤其是他們學校一些學姐,畢業後就分手了再找個有錢的男友。
所以小豪動心了,他們大學畢業之後沒多久就訂婚了,雙方父母見了面,姣姣的爸媽沒有提出什麼過分的要求,因為他們都不知道自己女兒心裡有那麼多小花招。
婚後,姣姣說要忙工作不急著生娃,多次拒絕了婆婆的催生。
小豪沒想太多,夫妻倆就這樣過日子。
2年後,姣姣的弟弟畢業了,父母想磨鍊他,就縮減了生活費,一個月只給幾百塊菜錢,讓他自己打工並且還房貸。
弟弟有點好吃懶做,就聯繫姐姐求助。
這時候姣姣已經準備好了,她用這2年時間漸漸成為了家裡管錢的人,平時溫柔體貼,又不像一些戀愛腦的女生那樣管著丈夫,所以丈夫對她很信任,把家裡的財政大權交給了她。
姣姣對弟弟說:「你放心,你那房貸每個月才還1600,根本不算啥,姐每個月把這錢替你還了,你隨便打個工,工資還不隨便你花?」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弟弟聽了特別高興,於是就每個月從姐姐那裡拿1600元還房貸,自己的工資都用在吃喝、打遊戲上了,時不時還給姐姐買個奶茶,點個好吃的。
小豪對此一無所知,只是看見小舅子給老婆買的吃的,還覺得小舅子人挺不錯的。
夫妻倆結婚3年了,姣姣替弟弟還了1年多的房貸,花了2萬多塊錢。
雖然這錢不算很多,但是積累起來也不是小數目,而且小豪又不是富二代,如果他知道2萬多塊莫名其妙沒了,肯定也會生氣的。
所以姣姣一直不肯生娃,就是害怕到時候丈夫花錢添置東西,可能會發現錢數對不上。
但是生孩子這個事不可能一直逃避下去,婆婆過52歲生日,在飯桌上,她再一次向兒媳提出想要抱孫子的念頭,催他們生娃。
這一次,小豪沒給姣姣機會拒絕,當場就答應了下來。
然後小豪拿出一個5千塊的大紅包給了他媽媽,說:「我們一直沒要孩子,讓您操心了,紅包您拿著,大家高興高興,我們會好好考慮生娃的事。」
但是姣姣立刻就不高興了,她覺得家裡是自己決定花錢的事,這次丈夫怎麼不經自己同意,就給了婆婆錢呢?而且丈夫這次拿錢,姣姣完全都不知道。
生日宴結束後,夫妻倆回到家裡。
姣姣一進門就把包往沙發上一摔,說:「你怎麼回事啊?從哪兒拿的錢?」
小豪態度很冷淡,反問:「我媽過生日,我給個紅包怎麼了,我拿我自己的錢花,有什麼問題嗎?」
姣姣說:「但是你都沒有經過我同意!而且你媽有退休金,一個月4000多,人家稀罕你那點錢嗎?」
小豪冷笑道:「你不一樣也沒經過我同意,給你弟2萬多塊嗎?」
姣姣傻眼了,原來,小豪這次想給母親包紅包,本來是想找妻子要錢的,但妻子剛好出門玩了,他嫌麻煩就沒找妻子要這個錢,而是直接拿著自己的銀行卡去櫃檯取了現金。
這一下,他就發現餘額不對,少了2萬,剛好在櫃檯一查打款記錄,就什麼都知道了。
後來家裡的錢也再不歸姣姣管了,而且她也只能老老實實去生孩子,履行自己的承諾。
03
有一類女人很奇怪,她們結了婚,但是依然覺得自己屬於父母和兄弟姐妹,不屬於丈夫。
也不知道她們是具有反抗意識,不願意屈服於丈夫,還是說他們被父母家人PUA了,心甘情願被家人榨取剩餘價值。
她們的邏輯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因為她們永遠都在尋求一個「歸屬地」。
一:結了婚的女人,也完全屬於自己
女人也是一個很普通的人,與男人一樣,與小孩和老人也一樣,她永遠屬於她自己。
結了婚的女人,對配偶和子女負有責任和義務,但她並不屬於任何一個家庭成員。
很多人都想要給自己尋找一個歸屬地,覺得這樣才有安全感,他們可以偏心向某個人,對某些人態度更好。但是那些結了婚之後拎不清親疏關係的女人,多半是把自己「賣」給了某一方,可能是丈夫,也可能是原生家庭。
在這類女人眼裡,自己一定要極盡所能地拿到錢,然後把錢給自己「所屬」的「陣營」。
搞得像間諜一樣。
這種行為非常幼稚、非常愚蠢,而且根本沒有為自己的生活考慮過。
她可能是覺得,即便自己偷錢被男方家發現了、被離婚、被拋棄了,自己所屬的陣營也會對自己負責到底,會養著自己。
但現實往往是:向她要錢的那個人發現她拿不來錢之後,就會冷臉相待。
二:小家庭只是一個優先於原生家庭的選擇
如果一個女人認真地把自己看作是一個自由的人,那麼她會意識到自己有選擇的權力,她一定可以為自己未來的生活考慮,而不是絞盡腦汁從夫家搞錢給原生家庭。
她也不必覺得丈夫一定是外人、重視小家庭就是給外人賣命。
其實,小家庭只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要獨立,擁有自己的小家庭,不論我們結不結婚,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生存空間。
那麼打造小家庭,純粹是為了自己而已,沒有替誰賣命這一說。
有些女人看似選擇了一個「陣營」,實際上還是在物化自己、用錢衡量自己的價值,然後試圖把自己劃到某個可以依賴的圈子裡,沒有自我。
文/無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