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蟠不過腦的說「論樣貌、論年紀,你都比不過那個宋引章」,張好好禿嚕了一句後悔跟了你。池蟠哪受過這麼大的委屈,當下就決定分手。池蟠離開後,張好好追了出去,但池蟠走得太快沒追上。
池衙內和張好好都是高傲之人,誰都不肯先低頭,終究是張好好先託人給衙內傳話,說自己感染風寒,希望池蟠來看看自己,算是給了個台階。
但池衙內小孩子氣賭氣,非要張好好跪著求自己才肯原諒,沒有理會張好好的求和。
引章再見張好好時,她已經脫了籍,要去青州做如夫人了。有位鰥居的官人替她脫了籍,雖然是妾氏,但他允諾自己不會娶正室,只讓自己掌管家務。
引章不解地問她「你捨得嗎?」張好好回答:「有什麼捨不得的?是這身行頭,還是那點子外人喝彩的風光,自打和池蟠斷了以後,我才算真正想清楚,什麼行首花魁千金一笑,都沒有自由自在的平淡日子好。」
這是不是意味著,張好好願意為了池蟠過被束縛的樂妓生活?引章名聲大噪以後,張好好風光不再,可就算這樣仍舊有人願意為她脫籍。那張好好被官家稱讚風頭正盛的時候,又有多少人願意為她脫籍呢?可她那時有了池蟠,拒絕所有橄欖枝,守著沒名沒分的愛情。
沒有女孩能陪著男孩長大,和池衙內分手後,張好好挽回過,但仍沒有好結果,索性離開這個傷心地。
不知青州的那位官人對張好好如何,歷史上的張好好,脫籍之後才是她噩夢的開始。
歷史上的張好好
《夢華錄》講述的是大宋年間的事,但歷史上確實有位名動天下的歌姬,她也是電視劇張好好的原型,不過,她是唐朝歌姬,讓大詩人杜牧念念不忘的美人。
張好好是南昌人,十三歲時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憑藉繞樑三日的歌聲小有名氣。
「高閣倚天半,章江聯碧虛。此地試君唱,特使華筵鋪。」
張好好在滕王閣高歌一曲,技藝出眾的她吸引了杜牧,也被沈公相中編入樂籍。或許那時的張好好是個天真的少女,並未想過入了樂籍會失去自由,她或許只知道等待她的將是一場又一場盛宴,是無數的金銀珠寶和極盡的歡娛。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