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魅力發散」並不是取決於一個人是否認真,而是對自己的職業是否抱有正面積極的執念。
讓我們說回林娜璉。
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她其實不算自身條件非常好的愛豆苗子,她小時候出過一場車禍,導致結果是小腿肌無力。有粉絲曬出她上學時的動圖,會看到她沒有辦法像正常人一樣到了目的地後穩穩站住,出道後同樣,其他成員都定點做出ending pose,她搖搖晃晃站不穩。
因為愛豆夢想,所以去當了練習生,然後出道了。這裡涉及到兩個問題,首先是她沒有這個後遺症直接給自己下了定論。
我小時候學舞蹈,我媽持懷疑態度說「你的骨頭太硬了,不適合學舞蹈」,然後我就一直記得這茬兒,這兩年北京有很多舞蹈教室,有一朋友曾約我一起辦卡練舞就當是減肥了,我回了一句「我估計不行,我骨頭太硬了不適合」,朋友一臉懵逼問我:什麼叫……骨頭硬?
那時候我才反應過來,對啊,什麼叫骨頭硬?醫學上真的有這個說法嗎?但你看,這種根本不算病的東西會一直在我的潛意識裡。對於林娜璉來說,在她練舞遇到困難的時候更容易為自己開脫——我受過傷的。只是她沒有,堅持下來了。
第二個問題是,她沒有在這個過程中陷入負面情緒。
我有時候覺得人類太容易寬恕自己了,特別喜歡把自己代入一個悲情氛圍中去,拿林娜璉舉例,也許會覺得:啊,我的身體不適合當愛豆,但為了夢想我得咬著牙走下去,遇到困難我要捱過去。
真的,我本命年經常發燒那段時間,一邊頭昏腦漲一邊寫稿子,我覺得哇這也太不容易了,我真的是個悲慘北漂。結果是狀態越來越差,我越發認為自己是個大冤種。
潛意識非常容易能拉低一個人的狀態,如果一開始就認為自己這不容易那不容易,帶著這種情緒工作或是生活,會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委屈的人、付出最多的人,其實也沒有真正幹什麼,但最後就覺得累,從內到外的累,然後什麼事都干不好。
我工作了幾年,得出一個不算道理的感悟是——人要學會為自己洗腦。
倘若認定一件事或者不得不做一件事,那就別苦苦喪喪地給自己加那麼多戲。總有人比你更累更不容易,代入負面情緒只會讓自己越來越低沉,低沉是很多錯誤的開端。
林娜璉身為一個愛豆之所以能夠將氛圍傳遞給螢幕前的人,當然因為她喜歡做這件事,但更重要的是她沒有太多怨念。
我不知道她到底是怎麼想的,如果一定要推斷一下便是:哇我小腿無力還能出道登上這麼大舞台,哇我可以擁有這麼多粉絲,哇我可以跟著組合開萬人演唱會,我也太厲害了吧。
所以看著她在舞台上笑,甭管是不是粉絲都相信她那不是作秀而是真正的幸福感。其實咱們仔細想想,幸福感到底是什麼呢,是外界給我們的嗎,我覺得不是欸,有可能是我們給外界的,然後外界又將其反彈給我們。
我現在覺得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不是際遇好才能擁有好狀態的,機遇不好也可以,這並不依據於現狀如何而是我們心裡怎麼想的。
我身邊也有朋友每天叨叨著好累好累,可以但沒必要。
我們都是很普通很普通的人,赤手空拳在世界上打拚闖蕩,「給自己一個好念想」已經是成本最低的闖關道具了。握緊它,不要拋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