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前女嬰被棄養醫院外,成博士後生母砸50萬認親,她如何選擇?
在浙江衛視《中國夢想秀》的錄製現場,主持人將一個美麗的女博士請上舞台,向她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
站在她身後的一對老夫妻,信誓旦旦地承諾願意拿出50萬給她的養父作為補償。
台下的觀眾摒心靜氣,生怕有任何一點聲音打亂了女博士的思緒。
然而,3秒鐘的沉默後,女博士斬釘截鐵地回復了三個字。
現場的人都深感詫異。
一個飽讀詩書的女博士,為何不肯認自己的親生父母?
得知她的特殊身份和成長經歷,才對她的決定表示支持。
1.喪母方知非親生
1987年的農曆小年,湖北孝感的氣溫低至零下8度。
當天下午,肖崇陽帶著妻子祁春蘭到市第四醫院去複診。
從醫院出來時外面一片漆黑,寒風迎面吹來呼呼作響,二人都不由得打起了寒戰。
在醫院門口右拐,祁春蘭隱約聽到一陣奇怪的聲音,夾雜在風聲里向耳朵里飄來。她拉著丈夫順著聲音的方向走去,在門診大樓南面的牆根處停了下來。
借著燈光,夫妻倆看到地面躺著一個包被,裡面傳出斷斷續續的嬰兒啼哭聲。
肖崇陽一下子慌了神,還是祁春蘭心細,她彎下腰用包被把孩子裹緊,然後小心地抱起,徑直向醫院的服務台走去。
孩子的小臉凍得發青,護士檢查下來是一個健康的女孩。
誰會這麼狠心把一個剛出生的孩子扔在醫院外面?到婦產科進行逐一詢問排查,也沒人出來認領。
看看幼小的孩子,又看看忙碌的護士,肖崇陽欲言又止。
祁春蘭看出了丈夫的心思,她走近護士,說自己想領養這個孩子。
護士告訴他們辦理領養手續的流程,夫妻倆喜出望外,趕緊準備需要的證件和資料。
把孩子抱回家的那一天,他們忙得團團轉,心裡卻樂開了花。
肖崇陽從部隊退役回來後一直在棉紡廠做雜工,經人介紹跟妻子相識結婚,可祁春蘭體弱多病一直沒能懷孕。
二人都到了38歲的年齡,膝下依然無子。
看著身邊同齡人的孩子日漸長大成人,夫妻倆忍不住唉聲嘆氣。
萬萬沒想到,去醫院看病還能撿到一個孩子,肖崇陽認為那是上天對自己的恩賜,他們給孩子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肖晶晶,希望她的未來一片光明,還約定不告訴孩子關於她的身世。
喜悅還沒退去,憂愁接連到來。
肖崇陽每個月在棉紡廠拿到的薪水,給妻子看病拿藥後所剩無幾,夫妻二人的日子過得相當拮据,眼下孩子又需要額外的開支,生活更加捉襟見肘。
為了讓孩子能吃上奶粉,肖崇陽找來一輛舊板車,每天下班後去集市上做搬運工人。
做體力活兒很累,收入也不穩定,但看著女兒那稚嫩的笑臉,聽著她喊爸爸媽媽的聲音,肖崇陽就有了動力,颳風下雨也拉著車出門。
轉眼間,肖晶晶到了上小學的年齡,周圍的鄰居漸漸搬進了新居,肖崇陽一家三口還窩住在孝南區車站街的弄堂里,雖然清貧,但一家和睦溫馨。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夫妻二人忙著為女兒上學的書包、衣服、學費做準備,可還沒等到開學的那一天,平靜的生活就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1995年,棉紡廠突然倒閉,全家人的生活失去了保障。
40多歲的人沒有一技之長,做什麼能賺到錢?
肖崇陽左思右想,他有一個新發現,那就是不少鄰居換煤氣罐會遇到困難。
當時沒有煤氣管道,家家戶戶做飯都用煤氣罐,而煤氣站又遠,煤氣用完後如果家裡沒有力氣大的人就不知道怎麼辦。
他當即決定幫附近的居民代充煤氣罐,每次收費10元。
那時候,房子都沒有電梯,扛著一個30多斤的煤氣罐爬樓非常吃力。
但是,肖崇陽想給女兒買一頓肉吃,想給她買一些學習用品,就不得不咬緊牙齒把煤氣罐扛起來放在肩上,中途再累也不停下休息,一口氣爬到頂。
為了補貼家用,祁春蘭也顧不上自己多病的身體,在社區找了一份縫補的工作。
夫妻倆再苦再累,對肖晶晶卻從來沒有一句指責或者批評,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看著女兒考進大學。
自己穿破的衣服縫個補丁繼續穿,可給女兒買東西從來不會吝嗇。
相比身邊那些經常被父母打罵責罰的孩子,肖晶晶感覺自己是幸運的,所以她自信又開朗,在學校人緣也好。
2001年,是她迎接中考的年份,可死神先奪走了她的母親,又揭開一個隱藏多年的秘密,讓她大為震驚。
祁春蘭查出胃癌晚期,她不想帶著遺憾離開,就跟丈夫商量把女兒的身世說出來。
「不可能!我怎麼可能是你們撿來的孩子?」在母親的病床邊,肖晶晶不停地問。
20天後,祁春蘭沒能熬過病痛的折磨,依依不捨地閉上了雙眼。
那時,離中考的日子正好2個月。
2.出人頭地為報恩
三天後,肖晶晶紅腫著眼睛返回學校。
因為成績優異,班主任老師對她也格外關注,了解到她的情況後感到心疼,找各種機會給她幫助和鼓勵。
母親的突然離去對肖晶晶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但考試的時間一天天臨近,她沒有時間哭泣,只能把所有的悲傷和不解藏在心底。
因為,母親生前經常跟她說,「普通家庭的孩子要想出人頭地,除了讀書再沒有其他途徑」。
雖然毫無血緣關係,但父母為了自己吃苦受罪、節衣縮食,她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中。
學習成績,就是最好的報答。
肖晶晶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考上大學,將來讓父親過上好日子。
所以,在複習衝刺的階段,她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努力克制自己,不讓頭腦中出現任何雜念。
拿到孝感一中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天,周圍的人都感到非常詫異。
這所學校是湖北省首批重點高中,對很多孩子和家長來說可望不可及。
可肖晶晶在考試前得知自己的特殊身世,又經歷了喪母之痛,這種打擊無異于晴空霹靂,無法想像她是怎麼熬過來的。
帶著錄取通知書,跟著父親走到母親的墳前,肖晶晶痛哭了一場,把對母親的思念和感恩,全部訴說出來。
高中階段的學習更加緊張,肖晶晶住進學校,每周末只回家一次。
為了給女兒攢學費,肖崇陽更加賣命地扛煤氣罐。
煤氣站在7公里之外的城西,為了能多跑幾趟,他早上6點前就起來,吃幾口前一天晚上的剩菜剩飯,就騎著裝有煤氣罐的三輪車向城西趕去,爭取在煤氣站開門前到達。
為了省時間,他中午不回家吃飯,就在路邊的小攤上買兩個饅頭吃下去。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直到煤氣站下班,他才騎著三輪車回家,煮一鍋白米飯,炒一盤青菜當作晚餐。
萬家燈火中,別人都在休息看電視,肖崇陽又出門挨家挨戶收集空的煤氣罐。
出力流汗的人,都想吃肉解饞,可肖崇陽總是等女兒周末回來買一斤肉,自己舀一勺湯泡飯,把肉都夾到女兒碗里。
被父親寵愛的肖晶晶特別爭氣,一心投入學習,每次考試成績在全年級的排名都遙遙領先,她獲得的各類獎狀貼滿牆壁,是家中最好的裝飾品。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5年高考後,肖晶晶被華中農業大學應用生物技術專業錄取。
剛進大學,時間自由,寒窗苦讀多年的同學都想把沒玩的全補回來,成群結隊去泡吧、溜冰。
可肖晶晶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她申請了助學貸款,為減輕父親的壓力,她急著找兼職賺錢。
做家教,是她最拿手的事情。
她找來一塊硬紙板,用筆寫上「家教」兩個醒目的大字,站在菜市場門口,把紙板高高地舉起來,沒想到被保安趕了出來。
她只能退出來站在路邊,來來往往的人向她投來異樣的眼光。
但是,沒有等到人來諮詢,她就不肯離開。
直到第6天早上,一位高中學生家長被她的堅持感動,二人交流一陣後,那位家長請她周末到家裡給自己的孩子補習功課。
江城武漢的冬晨特別冷,室友都還在熟睡中,肖晶晶就早早地起床,到食堂買兩個包子邊吃邊走,到學校門口乘公交車趕到補課學生家中,每次都提早半小時到達。
在她的幫助下,孩子考試成績提高不少,家長對肖晶晶特別滿意,主動給她加了薪資,還把她介紹給想補課的孩子家長。
每個周末,肖晶晶要輔導五、六個孩子,她完全沒有時間休息。
但是,她時刻牢記著自己上大學的目的,是要學好知識,修煉內功,畢業後能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她也從來沒放鬆過自己的學習,去做家教的路上,她把等車、乘車的時間都用來看書,沒課的時候她就泡在圖書館。
每次考試,她的綜合分數總是遙遙領先,被推選為班級的學習委員,每年還能拿到一等獎學金。
從大一下學期開始,肖晶晶就沒花過家裡一分錢,她的獎學金、助學金、兼職收入加起來,把每年的學費繳完,剩下的留作生活費。
但她依然很節儉,把錢存下來給父親買衣服和營養品,還隔天打電話叮囑他注意身體。
因為長期的勞累,肖崇陽患上了嚴重的關節炎、骨質增生、高血壓、癲癇病,但女兒還沒畢業,他不敢讓自己停下來,每天依然起早貪黑去扛煤氣罐,把掙到的每一筆錢都存下來。
父女倆就這樣相互挂念,情深似海。
2009年,肖晶晶被保送攻讀本校預防獸醫專業的研究生,兩年後,她又拿到加拿大卡皮拉諾大學的博士錄取通知書。
喜訊傳來,整個孝感城都沸騰了,各大媒體爭相對肖崇陽和肖晶晶父女倆進行採訪,發出的文章萬人轉。
經過24年的奮力托舉,肖崇陽終於幫助女兒實現了人生的跨越。
孝南區車站街的這對父女就如電影《搭錯車》里的人物,他們的故事令人動容,一下子成了當地的名人。
父女倆正在為出國的事情做準備,沒想到家裡來了兩個不速之客。
內容未完,請點擊「第3頁」繼續閱讀。
《搭錯車》劇照
3.意外出名惹認親
「砰,砰,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斷了父女倆的談話。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肖崇陽打開門,只見門口站著一男一女,穿著講究,還拎著一個鼓囊囊的皮包。
還沒來得及開口,女的就側身擠進屋來,上前抱住肖晶晶,放開嗓門哭了起來:「我的女兒啊,媽媽總算找到你了!」
肖晶晶一時驚呆了,男的走上前來介紹說自己叫楊大成,是肖晶晶的生父,另一個是她的生母。
原來,夫妻倆在報紙上看到關於肖晶晶的文章,確定就是自己當年丟在醫院牆角邊的女兒,就一路打聽找上門來。
說著這些,楊大成就把皮包的拉鏈打開,遞到肖崇陽面前,提出願意拿出50萬對他進行補償。
剛說完這些,他的妻子就拉著肖晶晶往外走,讓她跟著自己回家。
肖晶晶使勁兒地甩開她的手:「你們說是我的父母,有證據嗎?你們養過我嗎?當年為什麼要把我丟棄?」
夫妻倆聲淚俱下,請求肖晶晶原諒自己當年的「無奈之舉」。
在生肖晶晶之前,他們已經有3個女兒了,那一年生意上又虧了不少錢,他們就趁人不備把剛出生的女兒丟在了醫院牆角旁邊。
3年後,他們生了一個兒子,生意也逐漸好了起來。
這次,他們想把肖晶晶接回去一家團圓。
肖晶晶從鼻子裡發出「哼」的一聲,想說什麼,又止住了。
為化解尷尬,老實憨厚的肖崇陽發話了:「晶晶,養恩不及生恩大,他們畢竟是你的生身父母,現在有心來找你,你就跟他們回去吧。」
說這些話時,肖晶晶能聽出他的聲音在顫抖。
「我的爸爸叫肖崇陽,我的媽媽叫祁春蘭!我沒有其他的爸媽!」肖晶晶拉住肖崇陽的胳膊理直氣壯地說,然後向站在對面的二人下了逐客令。
在門口,楊大成把肖崇陽叫到一邊,懇求他做一下女兒的思想工作,然後,夫妻倆拿著皮包識趣地離開。
那天,肖崇陽一宿沒睡,他思來想去,覺得自己年老多病,以後會成為女兒的負擔。
女兒如果能回到親生父母身邊是一件好事,姐姐、弟弟之間也有一個照應。
不管肖崇陽怎麼勸說,肖晶晶都說其他任何事情都可以聽他的,唯獨這件事她要堅守自己的原則。
肖晶晶記得《史記.管晏列傳》里有這麼一句精闢的話:「生我養我者,捨命可報;生我未養我者,斷指可報;未生我而養我,無以為報。」
在她看來,自己跟養父母之間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這段親情滋養了她的生命,任何血緣關係都無法超越。
肖晶晶出國前,楊大成夫妻又帶著4個子女一起來跟她見了一面。
楊大成三番五次上門找肖崇陽,提出拿50萬把他們24年的父女關係買斷,提醒他不要再聯繫自己的女兒。
2013年,學成歸來的肖晶晶被上海農科院擇優錄取,有了穩定的收入和住處,終於可以把父親肖崇陽接到身邊。
楊大成夫妻想盡一切辦法要跟肖晶晶靠近,可一直被拒之門外。
2015年,楊家的二女兒報名參加浙江衛視的《中國夢想秀》節目,一家人計從心來,決定邀請肖晶晶去現場為姐姐加油,想借用輿論的壓力讓她回心轉意。
在國外生活的兩年裡,二姐經常跟她聯繫,對她處處關心。
為了表示感謝,肖晶晶不假思索就答應了她的邀請。
正在給姐姐鼓掌加油時,沒想到自己也被請到了舞台上,楊大成夫妻也出現在面前。
「如果給你一次機會,讓你與親生父母團聚,你願意嗎?」面對這突如其來的靈魂考驗,肖晶晶異常淡定地說出「不願意」三個字。
現場觀眾唏噓一片。
親友團里有人提出,她有贍養親生父母的義務,可被肖晶晶懟得啞口無言。
「首先,父母生下孩子就該盡到撫養的義務,楊大成夫婦將她拋棄的行為已經構成了遺棄罪,只是過了20年的追訴期,否則,他們會被追溯責任。其次,按照《收養法》,子女與親生父母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自收養關係成立之日起就消失。另外,親生父母要求解除收養關係,需要徵得子女本人的同意」。
不是每一種過錯都能被諒解,不是每一種傷害都能不計前嫌。
生恩和養恩之間,被拋棄者最有發言權。肖晶晶認為自己有太多的理由不跟親生父母相認。
如今,已成為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的肖晶晶,在上海定居了,並有了自己的家庭。
還把肖崇陽接到身邊頤養天年,時常思念自己的母親祁春蘭。
參考資料:
湖北日報網:現實版《搭錯車》感動一座孝感城
荊楚網:《老漢送16年煤氣罐將美麗養女培養成博士》
湖北日報:農學生腳踏實地入職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