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未完,請點擊「第3頁」繼續閱讀。
之後再回憶起這段拍戲時光,她很真誠地說道:
「我並不是為了聽到稱贊才演戲的,而是為了生存,為了能復活才這樣努力去演。」
如今,她復活成功了。
不再需要滿世界找戲拍,各大名導都主動把一些有挑戰性的角色留給她,認為只有她才能演出那種「悲壯」。
雖說曾經的那段「痛苦」沒什麼好回憶的,誰也不希望靠悲慘來獲得某種成功,但不可否認的是, 人都是從慘痛的經歷里,快速成長的。
對尹汝貞來說,從谷底爬起來後,隨著事業一起變好的,還有心態。
比如,不過分在意外界的批評和夸贊
在一段采訪里,她提到了很多人的「離開」。
當時說她聲音不好聽的導演,走了。不讓她進電視台的領導,也沒了。
一切的不好,都會以某種形式「結束」,那有什麼好介意的呢?
夸獎也是。
當記者把誇她的截圖拿給她看時,她並不覺得多驕傲:
「這些人當年那麼討厭我,如今又這麼喜歡我,這很奇怪,但這就是人類。」
別人這麼善變,你卻那麼執拗,大可不必。
還比如,年紀只是數字,愛自己永遠年輕
有媒體拍到她抽Y,問那是不是她。
她毫不在意:
「是我,我70多歲了,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
可以像個小女生一樣買漂亮衣服,付款的時候,暗戳戳的發誓,「這件衣服我一定要穿一輩子。」
也不必謹小慎微,害怕犯錯,「你得搞砸一次看看」。
更不要把自己局限在「母親」的身份里。
她一直獨居,跟兒子想見面再見面, 絕不將兩輩人的生活攪在一起。
兩個兒子在美國,一個做音樂,一個做時裝,快50了也沒結婚。
她卻從不催婚。
在她看來,比起去管兒子會跟誰結婚,不如把那點時間拿來背台詞,這才是對自己最重要的事。
有一天,可以站在領獎台上告訴孩子:「看,這是媽媽努力工作的結果。」
這是比「絮叨」和「強迫」更好的教育。
更重要的,不糾結過去,無所懼將來
在拍紀錄片《女演員們》時,當別的女演員談及婚姻流露出各種悲憤的情緒時,尹汝貞卻瀟灑地端起了9杯:
「哭什麼呢,再喝一杯吧各位。」
你要相信,每一個你覺得過不去的瞬間,日後都會成為你眼裡雲淡風輕的段子。
而即便經歷過糟糕的婚姻,她也依舊相信愛情。
「愛情就像一場意外,你遇到了一個人,你Z到了對方,然後你覺得你F了,然後你就瞎了。它會消失,當然有時會很痛苦,很傷人。但你會逐漸擺脫它,成為一個成熟的人。 但如果它能永遠持續下去,那就是夢想。」
這便是她對「愛情」的解答。
坦然、豁達、智慧、永遠相信、永遠天真。說實話,這樣的人生境界,一般人達不到,但至少尹汝貞的故事,讓我們在遭遇不幸、逐漸變老的路上,能往這個方向努力: 不沉迷悲傷,不畏懼將來,生活的驚喜往往都留給了最勇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