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饅頭蒸饅頭蒸饅頭蒸饅頭蒸饅頭蒸饅頭
饅頭是我們生活中經常吃到的主食,那為什麼自己在家蒸的饅頭不如外面買來的饅頭吃起來又白又蓬鬆暄軟呢?難道是賣饅頭的在做饅頭的時候在裡面添加了東西呢?其實也不是,大家在蒸饅頭的時候注意幾個細節,也能蒸出又香又軟又蓬鬆的大饅頭。饅頭不香軟不蓬鬆?注意4點,保證蒸出來的饅頭又白又軟又蓬鬆。
首先先來說和面,大家在和面的時候除了加入酵母粉以外還要加入少量的食鹽和小蘇打,食鹽可以讓饅頭吃起來更有嚼勁,更筋道,小蘇打可以中和發麵裡面的酸味,使饅頭吃起來更香,而且看起來饅頭也會更白,食鹽和小蘇打的用量就是一斤麵粉裡面加入1克左右的食鹽,和2克左右的小蘇打就可以了,如果家中沒有電子秤不知道1克食鹽到底有多少的話就是我們平常調料盒裡面的小勺的四分之一的量,放的時候食鹽千萬不要放多了,一定要看好了再放,我們吃的時候這個量是沒有鹹味的,吃起來只是感覺饅頭特別的筋道,如果放多了以後吃起來有鹹味就不好吃了,小蘇打的用量可以稍微多一點,但是也不要太多,如果放太多的話饅頭蒸出來以後會發黃。蒸饅頭時,只加酵母粉是錯的,多加兩樣,饅頭又香又軟又蓬鬆。
和面的時候,一般我們和面的時候都只用手用力揉,但是蒸饅頭的時候我們儘量不要這樣揉,要揣面,用揣面的方法做出來的饅頭會非常的蓬鬆。我們買回來的饅頭有時候把它掰開它的層次是一層一層的,就是因為他們用揣面的手法將它揣出來的,揣面大概揣15分鐘左右,揣到面非常光滑了以後就可以了,面處理好之後就可以進行發麵了。
發麵相信大家都知道,都不會忽略的,大家最容易忽略的就是二次醒發,所謂的二次醒發就是我們把饅頭醒發好之後好多人都不注意就會直接上鍋蒸,這樣是不行的,我們需要將饅頭放在鍋裡面不開火讓它進行二次醒發10分鐘左右,這樣醒發以後的饅頭它會特別蓬鬆,如果不醒發的話直接上鍋蒸,饅頭蒸出來就會特別的硬,所以說二次醒發是非常重要的,千萬不能忽略,但是我們醒發的時候,發麵是跟溫度有關係的,如果是冬天的話可以醒發的稍微長一點,夏天的話差不多1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蒸饅頭的時候要冷水下鍋,冷水下鍋隨著溫度慢慢的上升饅頭也就會跟著慢慢的蓬鬆,這樣的話饅頭蒸出來是蓬鬆的,如果要是熱水下鍋的話,饅頭放到鍋裡面它的表面會快速的定型,定型以後饅頭裡面即使想發也發不起來,所以蒸出來的饅頭就會發硬,開鍋之後蒸20分鐘左右,饅頭就蒸熟了。
這個時候要注意,饅頭蒸熟之後不要馬上打開蓋子,如果馬上打開蓋子的話就會造成饅頭的塌陷,因為它遇冷收縮,所以大家蒸熟饅頭之後一定要燜3-5分鐘左右再打開蓋子,讓它的溫度稍微降下來再打開蓋子,這樣饅頭就不會塌陷了,然後特別的蓬鬆。
以上就是我帶給大家的蒸饅頭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大家都學會了嗎?大家以後蒸饅頭的時候只要注意以上4點,保證能蒸出香軟又蓬鬆的大饅頭。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用,請給我點贊、評論、轉發、關注,讓更多的人看到,讓大家一起學習,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謝謝!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