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馬藜來說,生活就是既來之則安之。學會接受、學會包容與妥協,而這一切這並不是負面的存在,與之相反,這恰恰體現了馬藜與自己和解的過程。每個階段的接受都是為了做好當下,在變化中她越來越寬闊。
HB獨家對話馬藜
生活化的角色
由馬藜主演的電視劇《我和我的三個姐姐》正在央視八套熱播。這部劇講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在社會改革大浪潮下,韓家四姐弟克服困難,尋回親情的感人故事。該劇聚焦了人到中年面臨的事業與家庭上的壓力,以及自身情感上的波動、對生活的感悟和轉變,真實平和的劇情引起了觀眾的共鳴。
在《我和我的三個姐姐》中,由馬藜飾演的二姐韓愛蘭,是一個正直而又堅強的人,有自己的判斷力與執拗,雖然面臨著家庭情感等方面的困難,卻依舊堅持著自己的想法與目標。在馬藜看來,韓愛蘭的擔當令她欣賞敬佩,同時通過這部劇,也讓本身是獨生子女的她體驗了手足間的溫暖與真摯。
角色就像是演員在經過每一盞路燈下顯現出來的影子,在設定之中,演員傾入自己的精力和情感,將其充實圓滿,以至於在一段時間之後回望角色,馬藜依舊能夠準確細緻地闡述出劇中角色的心路歷程。「韓愛蘭在整部戲當中是分為了情感上成長的幾個階段,從剛開始的執拗到中間的蛻變,再到最後的接受。她最大的特點就是有擔當,從情感方面到對人對事,她都是一個非常有擔當的女性角色。」
無論是《我和我的三個姐姐》中堅韌執著的韓愛蘭,還是《親愛的孩子們》中灑脫直接的白歌,或者是《遠方的山楂樹》中柔軟浪漫的蔣欣童。馬藜飾演的大部分都是更加貼近生活,「接地氣」的角色,真實反應出了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會遇見的情感羈絆、生活煩惱。
緣分的相遇
對於能夠來到她身邊的角色以及工作團隊,在剛好的時間相遇,馬藜都將其歸納為緣分。而對角色的選擇,馬藜也有著自己的偏愛。「其實我個人是非常喜歡現實主義題材的,因為我覺得它更貼近生活,還有我覺得自己個人表演方式以及對角色和劇本的理解,現實主義題材的戲更適合我。所以在接劇本的時候,我可能會更加側重現實主義題材的戲,或者這個人物跟我是否能產生共鳴。不一定是像我的角色,我覺得至少得是非常有共鳴的角色,這樣我才能理解它。」
沉浸在生活中的角色,往往能夠讓觀眾們對其有著更加直觀的判斷,馬藜也對自己做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每部作品播出之後,馬藜都會寫一篇小作文發布在帳號中,裡面包括了自己對人物當下的理解,以及在飾演過程中自己的心路歷程與感悟。相比較角色外在的設定,馬藜更加注重角色內在的展現表達。相信劇本中賦予的角色力量,不被某個角色牽絆,當回歸到真實的生活中時,依舊保有本我的生活意識。
引人入勝的故事、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這是馬藜心中一部好的作品應該具有的特性。好的劇本能夠成就演員以及角色,提高角色的完成度。在進入一個角色之前,馬藜首先做的就是剖析並理解劇本,理解編劇通過這個故事傳達出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探究情感表達的方式。「我覺得演員在拍戲之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調整心態,因為你要開始接受一個全新的角色,甚至面對一個全新的集體,那麼你要把自己清空,把自己整個從身體、生理到心理方面都清空,然後以一個最好的一張白紙的狀態去融合到這個創作團隊當中,然後跟導演更好的配合,才能完成好這個角色。」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正確看待每個階段所存在的壓力,做好及時的調節與梳理,將其轉變為前進的動力,時刻做好準備,做到進一步的精準。除了自己已經嘗試的角色類型,馬藜一直等待著心中期盼的角色。「我特別想拍一部刑偵題材,或者是心理探索題材的現實主義題材的戲。因為我會覺得那裡面的性格感覺會更像我,但是到現在為止我都沒有拍過,所以再等等吧,可能還是要看緣分。」
精神世界的富足
多年來養成的工作節奏,讓馬藜搭建起了一個舒適隨性的生活環境。盡心完成每一部作品,用最大努力抓住自我的生活,簡樸親和的背後蘊含著非凡的快樂秘訣。在馬藜看來,自身安全感來自於內心世界的充盈和掌控,在家裡追幾部喜歡的劇、看看書,讓自己的時間線更加充沛富足,打破困擾的自我想像,自信感隨之也會增強。「我很喜歡在家宅著,其實現在的生活狀態我就很喜歡,想工作的時候就去工作,你不想工作,剩下的時間可以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多陪陪家裡人,然後跟自己的朋友和喜歡的人,玩兒也好,吃飯也好,我覺得這就挺快樂的。」
談及今年最大的收穫,馬藜表示是和「容貌焦慮」妥協。隨著時間的流逝,每個人都會經歷自己的衰老過程,但是身為演員,她認為對自己的職業規劃要求不僅僅是在容貌或者是身材上,更重要的是內心的充盈。皺紋的出現也會帶來更多角色的可能,接觸更有人生經歷的角色,在時光中前進,用健康的身體享受並承擔起自己的生活。
沒有強制的規劃與目標,在潺潺的歲月中,刻下成長的痕跡。嘗試著突破自己,在成為演員的這條路上,沿途每盞燈光的閃耀,每個影子的陪伴,馬藜不會孤單。
HB問答
HB :平時在家是點外賣還是做飯呢?
馬藜: 點外賣,如果我一個人在家,我點外賣會比較多。但是我父母會經常來陪我,他們肯定是喜歡在家吃。
HB :自己最常做的運動是什麼?
馬藜: 我挺喜歡練瑜伽的,瑜伽跟我小時候的跳舞有點像,是比較舒服的一個運動,它也可以幫助我不讓我把以前的功底給荒廢。我特別喜歡瑜伽的一個理念,就是它也會比賽也會較勁,但是它永遠是在跟自己做比賽,更多的是在跟自己內心做一個抗衡。
HB :什麼時候開始有護膚意識的?
馬藜:很小的時候就有了,因為我是在女校長大的,從小學到高中畢業,護膚是我們女生之間經常討論的問題,然後再加上我是屬於皮膚底子不是特別好的人,青少年時期會面臨青春痘的煩惱,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關注到護膚這件事了。
HB :在挑選護膚品時會注意些什麼呢?
馬藜:我覺得護膚品無論是貴的,還是便宜的,那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適合自己。因為在尋找適合自己護膚品這條路上,我是走了很多彎路,也讓皮膚遭了很多罪,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自己總結的經驗就是,無論這個東西到底是多少價格,最重要的是適合自己的皮膚,這個是太重要太重要了,不能輕易嘗試,因為最後結果可能會非常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