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拐14年終於回家!12月7日上午,孫海洋夫妻與相別14年的兒子孫卓回到湖北監利老家,與老人團聚。自孫卓被拐後,孫海洋的老母親蘇兆安曾固執地一次次外出尋找。如今,時隔14年,再次見到朝思暮想的孫子,爺爺奶奶激動相擁痛哭。
孫海洋一家人團聚時,有不少主播到場直播,入夜後也仍未離去。在直播中有網友發問,質疑他們打擾到了孫海洋一家,於是在直播視頻中,一男主播不斷詢問孫海洋「我們沒有打攪到你吧?」孫海洋笑著回答「沒有」。
得到回覆後,男主播向觀眾表示,「他也希望我們到這裡來直播,沒有打擾到人家。」同時不斷拿著手機喊話:「你們快點關注下這個帳號,待會停播了,就找不到了」。
不少網友說:別給團圓時刻添堵!
這種亂象從某種程度上,平台和主播應該同責。為了吸引用戶,為了賺流量,毫無下限和底線。對這種蹭熱度不擇手段的主播,應該嚴查重罰,自媒體要明確界限。「網絡主播到處蹭熱點開直播」這股風氣,真的應該剎一剎啦! 有時候不打擾,才是最大的溫柔和善意!
歸家的這天 村裡鞭炮不斷
@孫海洋尋兒子 的微博帳號在8日早上8點多發布了一條微博,」40年前這裡是一片田地,我的童年記憶都在這裡長大,聽說孫卓要回家了,鄉親們集資整來幾條龍和鑼鼓(這是家鄉風俗)早早的等在路口迎接孫卓回家。家長人們勤勞熱情…… 」
村裡很久沒這麼熱鬧了。為迎接孫卓,村民們擺酒、舞龍、放鞭炮。用最隆重的習俗迎接歸來的孩子。白天,網紅主播「求關注」的吆喝聲,街坊四鄰的談天聲,嘈嘈雜雜。到了晚上,開始變得安靜下來,村口的路面上還殘留著鞭炮紙屑。
南方的冬季,天黑的格外早。孫海洋家門前兩盞白織燈將四周照了個透亮。暗示著14年的尋子路,終於迎來了光明。
在熱鬧過後,孫卓被父親帶到了村裡的土地廟。這是村民們的習俗——遠歸的人要先去土地廟祭拜,祈求土地神與先祖保佑他們平安。
晚上7點多,孫卓在家鄉土地廟前點鞭炮,完成祭拜儀式的最後一部分。奶奶蘇兆安在一旁關切地望著,母親則用手機默默記錄下這一切。孫卓蹲在地上,右手持燃香。動作有些笨拙,雖然對習俗一無所知,仍安靜地聽著父親孫海洋指導。
祭祖祈福後,在土地廟前放鞭炮的孫卓一家
2010年,他在微博開通了一個ID是「孫海洋尋兒子」的帳號。三千多條微博,很多像是對著樹洞傾訴一樣,絮絮叨叨地說著自己的尋子的心聲。
2008年,他在尋子路上搜集了超過3000個被拐兒童的名單,他把家長們拉到了QQ群里成立了「尋子聯盟」,在各大門戶網站發帖求助,拚命向全國各地的電視、報紙媒體「尋求關注」。
每隔一陣子,他就要在鏡頭和記者面前一遍又一遍地複述著孩子失蹤的細節,小心翼翼地怕被當作哀怨的控訴,也怕記憶中情節的混亂會改變故事的走向。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他第一次坐高鐵 是回家的方向
12月6日,電影《親愛的》原型孫海洋與被拐14年的兒子孫卓終於相認,一家人緊緊相擁。
演員張譯在微博上發出了祝福,「祝賀孫海洋一家終獲團圓,願天下無拐,感謝人民警察!」。我們都哭著看完一家人相認的直播,內心同樣五味雜陳。
「韓德忠」是他在電影里《親愛的》人物原型孫海洋,一個尋找被拐賣兒子孫卓14年又57天的父親。
他把店鋪掛上「尋子店」的招牌,懸賞20萬元,開始了漫長而痛苦的尋子之路。只有小學文化的他,一路過來搜集了數千被拐賣兒童的信息,建起了全國尋子聯盟。
據了解,孫卓出遠門次數不多,第一次坐高鐵的他,在列車開動後,身體出現一些不適。
孫海洋夫妻倆關切地望著孫卓,母親彭四英輕輕拍著孫卓的背,撫摸他的腦袋,為他緩解情緒。
在尋子啟事中,孫海洋寫到,兒子出生於2003年臘月初七,在2007年10月9日,被一個身著白襯衣黑長褲的中年男子用一輛玩具車拐走。孫海洋對媒體回憶,他曾因兒子不怕生而驕傲,直到那天,他開始為此感到懊悔。
12月6日,在深圳公安的安排下,尋子14年的孫海洋見到了親生兒子孫卓。
現在,孫卓穿鞋身高1.75米,看起來瘦瘦的,顯得拘謹。他目前是山東陽穀縣的一名高中生,身份證上標註的出生日期是2005年。孫卓告訴記者,他愛玩遊戲,不喜歡看書。
孫卓:將回到山東 繼續自己的學業
他最初接受採訪時曾表示,不會留到親生父母身邊。但這一天認親儀式以及家鄉人淳樸的熱情一連串下來,他開始承認,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完全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他說,無論自己怎麼做,都會傷害到另一方。他為此「感到壓迫」。
孫卓說,大概是一個多月前,我在學校課堂上課,警察直接到教室外邊,把我叫出去,跟我說了這個事情。當時候完全不敢相信,以為是弄錯了,後來想了下,人家直接到學校里來,來的又是警察,應該是不會有錯的。然後那天就跟平常一樣,我回到教室繼續上課。回家也有打算問那邊的父母。還沒怎麼問,他們就主動把事情都告訴我了。
回到教室就有同學問我怎麼了,我隨便編了個理由,說在外頭犯了點事情,被警察找來了。我總不能跟他們說,剛才有兩個人跟我說,我不是我爹我媽親生的,那他們不得炸了?
來的時候那邊的父母沒說什麼,還給我買了雙新鞋,我估計他們應該不會被判刑吧,如果真的被判刑了,我會生氣的。我兩邊都不想傷害,但這根本就辦不到,無論我怎麼做都會傷害到一方。我完全想不出來任何可行的方案,完全解決不了這個問題,感到壓迫。孫卓憂心地說道。
孫卓說已經和監利這邊的弟弟見過面了,還在一起睡過覺。感覺弟弟很可以的,我像他那麼大的時候,如果突然告訴我有這麼一個哥哥,感覺我都會傻愣愣的站那裡好久,但他不會。姐姐挺漂亮的,我媽說我和我姐姐長一模一樣,但我感覺姐姐比我漂亮多了,我就屬於那種很普通的。姐姐在國外讀書,不太方便回家,只能視頻,估計是要等到放假才能回來見上一面。監利這邊對於親戚的一些叫法和山東那邊不太一樣,還在慢慢適應。
據記者了解,孫卓現在在學校的實驗班,還當了學習委員,成績中等偏上,打算回到山東繼續自己的學業。
被拐的孩子找到了,等待「養父母」的是什麼?
買孩子是犯罪!「買賣同罪」有可能嗎?
根據警方最新的通報,拐賣孫卓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經被批捕,幫助藏匿孩子的同犯也在申請批捕中,除了正在生病的孫卓養父,孫卓養母已經被採取強制措施取保候審。
對於「買方入刑」,長期以來存在一些爭論,比較典型的就是「買方也是受害者」。一些買方的確會善待被拐賣者,甚至會與之產生感情,就像孫卓和養父母,但這並不能成為為犯罪開脫的理由。事實上,正是因為買方的存在,才使得拐賣婦女、兒童的現象大量存在,不管買方平日裡表現得多麼善良,都不是無辜的。加大買方的犯罪成本,是很有必要的。消除非法需求,進而消除市場,態度必須鮮明,這樣才能扭轉局面。
2015年刑事訴訟法修改,「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的規定,修改為「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對被買兒童沒有虐待行為,不阻礙對其進行解救的,可以從輕處罰;按照被買婦女的意願,不阻礙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這意味著收買被拐賣兒童的行為擬將一律被追刑責,堵上了「買方無罪」這個口子。而且,拐賣兒童屬於刑事案件、公訴案件,即便親生父母不追究,購買兒童的養父母依舊需要承擔責任。
或許,仍有痛苦的撕扯。
或許,只有黃渤說過的那句話,「願天下無拐」。
編輯:小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