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來信如是說:
我和老婆都是博士文憑,目前均在高校任職。我倆結婚已經11年,女兒9歲,夫妻感情很好。曾經,在女兒沒上學那會,老婆曾洋洋得意地對我說,咱們女兒將來應該不用為學習成績犯愁,畢竟咱兩個人的基因好,真實結果卻事與願違。大約在女兒上幼兒園中班的時候,就呈現出了「好動」的秉性,以至於女兒上小學之後對學習特別不感興趣,所以學習成績很一般。這件事對老婆的打擊還蠻大的。老婆希望女兒學習成績可以名列前茅,我則希望女兒能夠健康成長。
因為我們對於女兒的期許不一樣,導致老婆有時候會抱怨:女兒能有今天的德行,都是被我慣壞的。每每這時,我都是笑而不語。最讓老婆崩潰的事情:每天輔導女兒家庭作業的時候。原本,老婆認為一個小時就可以搞定的家庭作業,女兒或許能磨蹭三四個小時都搞不定。就在昨天,老婆在輔導女兒家庭作業的時候突然崩潰,哭著對我以及女兒說,她不想給女兒做媽媽了。那一刻,我很想笑,但是,又怕被老婆訓斥,也只能讓老婆去客廳平復情緒,由我來輔導女兒家庭作業。
我父母以及岳父母都不算高知識分子,在我和老婆戀愛那會,我們也曾交流過我們上學時的一些經歷,我和老婆的學習過程都有一個共同特徵:我們上學那會,都不屬於死讀書的那一撥,但是,我們的學習成績都很好。我老婆當時對此的解釋:或許父輩們沒有很好的學習環境以及學習條件,否則他們的學習成績也一定很好。因為老婆總覺得基因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如今我們的女兒則不太喜歡學習,以至於老婆特別失望。非常能理解老婆對於女兒的期許,但是,逼迫一個不喜歡學習的孩子強行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導致的結果是:老婆心累,女兒也跟著痛苦。
想問,我該怎樣勸說老婆,讓她放棄在學習成績層面對女兒的執拗?
生活中,我們需要接受所謂的「二八定律」,簡單說一件事:如果所有考生的平均分都在90分以上,看上去已經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分數了,但是,在被學校錄取的時候,依然會遵循從高分到低分的錄取。要知道每年被重點大學錄取的學子的數量是一個定量。意味著,即便是大家的學習成績看上去都較為優秀的時候,依然存在一個優勝劣汰,或者優中選優的態勢。
需要強調,基因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是強大的存在,但是,我們也需要接受基因變異這件事客觀事實的存在。另外,還有一些孩子「開竅」比較晚,以至於有些上小學時學習成績很一般的孩子,未必在上初中或上高中之後學習成績還一般。我有個同學,記得小學升初中的時候,平均分數還達不到及格線,只是因為九年義務教育的福利,才使得她可以繼續讀初中。就連她父母都沒有想到她會在上初中之後學習成績大爆發,但是這樣的事情就是發生了。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