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湞屬於超冷靜型人,當她一旦發現多巴胺論之後,就再也不打算在愛情上浪費時間了,嫁人也就被她當做人生計劃中最後的一個項目。
當然,看你怎麼理解「最後一個項目」這件事,最後一個項目可以是最不重要的,也可以是最重要的,不重要到沒有排名,重要到必須壓軸。
因為主題是:出人頭地,所以其他一切選項都必須依附在這個主題之上,所以婚姻變得如此不重要,不重要到最後只要能為「出人頭地」服務就可以了。
出人頭地也不是簡單的事情,需要畫一條曲線進攻圖,步步為營,步步驚心,直抵成功彼岸。
向湞的野心其實知道,算是這一堆平凡人里和向湞最好的,為人雖然沒有野心,不過也不喜歡干涉別人的野心夢想,也不太會有嫉妒羨慕恨等一些複雜的情緒產生,所以向湞對她算真誠,有時候會在極度頹唐的情況下和談一談心事。
很安靜,她嫁了一個同學,那個同學向湞也看不起,一個安分守己的男人,一個月拿到夠吃喝拉撒的錢就滿足,實在是向湞無法理解的,這個社會本來就是雄性掌權的,作為一名雄性,只滿足於能把自己和伴侶喂飽,從來不想在森林稱王?
向湞雖然是女人,雖然有性別上的薄弱,但是意識上卻一直秉承男女平等的,所以她要出頭。
說來說去,怎麼算出人頭地?
賺個盆滿缽滿?拼個星光無限?傍個家產萬貫?……都可以。
沒錯,都可以,而不是什麼都不行。
3
21 歲那年,向湞的外婆去世,這是一個孤獨的老人,有六個孩子,卻沒有一個孝子,大家都在忙,也不知道忙什麼。
向湞的母親她倒是知道的,她完全是無事忙,她寧願把自己忙成一頭蠢驢,也不會想到應該陪陪自己的母親。
向湞倒吸一口冷氣,她實在厭惡自己的母親,她吃喝賭,嘴碎,現實,勢利,冷漠,曾經因為向湞的性別而喋喋不休地抱怨,她認為自己一輩子不被寵的唯一理由就是向湞不是男孩。
女人都有的劣根性,只要受到阻礙,就會立刻找出理由,把這個理由推給一切無辜的人,然後努力恨這個理由。
向湞從小就被母親當做一個恨的理由,她一直知道自己不受歡迎,很多餘,很沒有必要,因此警覺,敏感,自卑以及固執。
回憶起來,向湞這麼多年的成長幾乎都是在向母親證明自己並不是沒有用,並沒那麼多餘,並沒有因為性別問題有什麼丟人之處,雖然是一直在拚命證明,但是她骨子裡對母親只有排斥和敵意,她從來沒有感受到母親的溫暖和慈愛。
外婆去世的時候,她痛哭了一場,外婆跟她說過一句話,讓她永生銘記:孩子,不要像我一樣一輩子窩囊,要去爭取出人頭地的生活。
要去爭取出人頭地的生活。
這是外婆的遺願,也是向湞的畢生奮鬥目標,其他一切都是假的。
4
出人頭地的路真的很難走。
開始向湞希望結交一些權貴,能夠進入上流社會,她先是學習了各種包裝自己的手段,然後學著各種指南去奮鬥,但是圈子真的是圈子,她擠破頭也進不去。
後來她開始從男人身上下手,先是認識一些可能會幫助她認識一些權貴的男人,以愛情為誘餌,取得他們的信任,當然,愛情兵法之一,永遠保持神秘感,增加其獨特魅力。
向湞神出鬼沒,真的迷住了幾個人,但是奇怪的是,當若即若離堅持一段時間後,紛紛都贊同失蹤。成年人很難拿更多的精力去花費在一個未知數太大的可能性上,幾次三番後,竟然什麼都沒得到。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