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伏,建議「常吃6樣,少做3事」,家人安康少生病,平安度夏

2022-07-16

俗話說「熱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暑熱最盛的一段時間,人們對於三伏天頗為重視,所以民間通常把入伏這天叫做「伏日」,與之相伴的還有許許多多的習俗和講究需要人們去遵守。入伏第一天,建議「常吃6樣,少做3事」,順應時節做調整,讓你安穩度夏身體好,一起來看看吧。

「吃6樣」

1、吃餃子

進入三伏天的第一天,北方大部分地區會做餃子吃,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東西,身體消耗大,容易日漸消瘦,而餃子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可以為人體補充營養。另外,餃子的形狀古代的元寶相似,「伏」與「福」同音,因此這一天吃餃子又有「元寶藏福」的說法。

2、吃雞

南方有「起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的民諺。因為南方夏季氣候炎熱濕潤,人的體能消耗較多,須適當補充營養,而且這個時候的體內濕氣也會很重,吃雞肉可補虛、助陽、溫里、散寒,對身體有很好的補益作用。這一天吃雞也是格外的講究,要選擇當年的童子雞,而且要當天宰殺,當天吃。童子雞有雞肉可食,卻無雞油之肥,極為鮮嫩清雅。

3、吃羊肉

西南地區有三伏天品食羊肉的傳統。當地人認為,伏天吃羊肉吃得大汗淋漓,有利於將積存在體內的寒氣發散出去,類似於「冬病夏治」的原理,對提高人的身體素質及抗病能力十分有益。伏天吃羊肉,建議儘量採用清燉的手法,這樣羊肉清爽不油膩,味美而鮮,補充人體元氣的同時避免上火。

4、吃火腿

杭州人有「頭伏火腿二伏雞」的食俗,認為頭伏要吃火腿作為進補的佳品。這是因為在酷熱的伏天裡,人們往往食欲不振,營養不足,而火腿經過發酵分解,各種營養成分更易被人體吸收,還能增進食慾,挺適合在伏天食用的。火腿的吃法多種多樣,一般以清燉和蒸吃為宜,熬湯時放點火腿,芳香清雅,既有營養,又能夠防暑祛病。

5、吃伏面

伏天吃麵條是許多地域的風俗習慣。入伏之時正好是新小麥收割的時候,家家麥滿倉,用新麥做成的麵條營養豐富,還能促進食慾,因此伏天吃面有嘗新的意思,更有利於補充營養。吃面的方式,大致可以分為撈麵、湯麵、炒麵和燜面,不管怎樣,還是建議吃得比較清淡一些,不要過於油膩、過於辛辣。

6、吃餛飩

南方人習慣頭伏吃餛飩,比如上海一直有「頭伏餛飩二伏茶」的風俗。餛飩對於南方人來說是和餃子一樣的食物,吃餛飩和吃餃子的意思差不多,都有元寶藏福的美好寓意,餛飩個小皮薄,煮熟後晶瑩剔透,湯食一體,好入口,易消化,滾熱的餛飩連湯帶水吃到肚子裡,熱乎乎出一身汗,還可有利體內濕氣和暑氣排出。

「少做3事」

1、晨練別太早

夏季天亮是比較早的,很多有晨練習慣的人一大清早就會去公園晨練了。感覺在早上起的早,天氣就會很涼快,其實三伏天是高溫高濕的狀態,這個時候空氣比較濕潤,身體就會吸入濕氣,這樣對健康非常不利,所以,三伏天晨練時間不能早於6點。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2、晚上別熬夜

部分人在入伏之後,經常有熬夜的行為,尤其是年輕人喜歡刷視頻玩遊戲。作息混亂,反而容易加重身體的濕氣,損傷陽氣,抵抗能力和免疫力也會逐漸下降。所以入伏以後,最好不要經常熬夜。午後有時間的話,最好午睡。

3、溫差別太大

天氣太過於炎熱,很多人喜歡吹空調,但是一定要注意適度,使用空調室內外溫差不超過5度為宜。人們室外回來,大汗淋漓,也不要馬上對空調來吹,溫差過大會造成我們身體吃不消,也會誘發心血管問題。


相关文章

  • 私房爆火的奶皮子酸奶來咯~
  • 紅糖大棗開花饅頭
  • 冰淇淋(原味、蔓越莓、抹茶)—簡單粗暴法
  • 紋路清晰卷不裂❗️好看又好吃的虎皮蛋糕卷❗️
  • 茄汁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