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一輩子心血啊!老人在銀行「15年存540萬」,兒子結婚想取出,銀行:你還倒欠60萬

2022-07-21     言諾     14308

難不成董某說的投資就是網絡博彩嗎?記者再次向其確認其中蹊蹺。

董某聽了記者的話後,眼神躲閃,既不回應也不讓人查看頁面詳情,立馬將手機收回後,只說這並非博彩,只是一個 普通的「投資平臺」而已。

但事情遠非董某口中所說的那麼簡單,經過反復的溝通後,董某終於再次拿出手機,打開了她口中的「投資平臺」。

記者發現,這個APP與其說是「投資平臺」,倒不如稱之為 網賭平臺,其中到處充斥著網絡賭博的信息。

看到記者識破,董某也就不再隱瞞。

她說自己是通過網友了解到這個軟體後,才跟著他們一起慢慢投入。剛開始的時候網友會給出一組數字,每組數字排列不同,只要按照數字去進行下注,一般上都會有盈利

在自己試了幾天后,每次都會轉上一筆額外收入,於是便動了歪心思。

此時的董某還不清楚,自己儼然已經進入了 騙錢的圈套

她在網友的慫恿下,每天都會玩上一段時間,期間有輸有贏,但漸漸輸得越來越多。

貪婪的慾望已經占據了董某的身心,她一邊想把自己投進去的錢賺回來,一邊又想狠狠撈上一筆,於是她往裡面越投越多,最終犯下大錯。

據董某所說,她為了保住賬號參加十周年返還活動, 現在每個月還往裡面充值4000元左右

聽著董某匪夷所思的話,記者忍不住發問:「 你說投資經過了紀阿姨的同意,但你告訴紀阿姨你所謂的投資就是買彩票嗎?你知道這個平臺就是網絡賭*嗎?你到現在還認為你這不是在賭而是在投資?

聽到記者一連串的問話,董某沉默了。

信息泄漏 在事情發生後,銀行監察部門積極介入調查,並當眾表示:這個事情,銀行這邊相關部門已經成立調查組調查,正在核對賬目,了解情況。

第一:有人管。

第二:也是在落實過程中。

第三:放心,這個事情他們不會推諉,姓董的員工確實是銀行的工作人員,如果說是員工,該承擔的責任他必須承擔。

看到如此表態,網上瞬間激起了千層浪:

自己員工私自挪用客戶存款,利用自己職位之便,假借客戶名義中飽私囊,事情發生後還不先承擔客戶損失,再自己單方面去追究責任,而是去分析怎麼把鍋全部甩給員工,讓員工去賠償客戶。如果員工賠不起,那這錢豈不是打了水漂?

對此,專業人士指出了銀行在管理制度上的失職: 為了自己完成任務,將2830萬轉進轉出已經涉及虛假存儲、虛假貸款等違法條例。

而且銀行在2016年下發規定: 銀行和支付機構應當建立聯系電話號碼與個人身份證件號碼的一一對應關系。但紀阿姨的貸款和信用卡所留的信息,都是董某的電話。

到這里,大家可以清楚看到銀行在管理上的失職。

2021年1月8日,媒體報道在某國外論壇中有人推文售賣某銀行 1679萬筆數據,並放出部分樣本。 其中包括姓名,性別,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手機號,所在城市住址,工作單位等等。

1679萬條數據,這還只是一次曝光,其中更多沒有暴*露的地方不僅令人細思極恐。

回想自己在平日中接到過無數次的 簡訊轟*炸推銷電話詐騙電話等等,其中自己的信息又被販賣了多少次?這些東西真的令人不寒而慄。

人們對於自己的隱私和個人信息格外關注,是因為誰都不想生活在一個被人看光的社會之中。

希望在各個企業完善對內部員工及運維人員的安全管理培訓時,大家也要加強個人信息的自我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