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一場遺產爭奪案鬧得整個香港沸沸揚揚。
起因是香港富豪招友全逝世後,其九個兒女按照生前遺囑,準備分割父親臨終前留下的龐大遺產。
結果就在這時候,一位叫做鍾群英的女人出現了,她也拿出一份遺囑。
鍾群英聲稱這是招友全臨終前重新確定的一份遺囑,裡面的內容是將自己全部的遺產都留給鍾群英,一時間輿論譁然。
兩份遺囑到底誰是真誰是假?
這個叫做鍾群英的女人到底是什麼身份?
如果她的遺囑是真的,為何招友全臨終前不將遺產留給自己的兒女,反而是留給她呢?
1949年,招友全出生在佛山一個貧窮家庭。
從小他就嘗遍生活的艱辛,這也讓他發憤圖強,發誓以後一定要成為有錢人。
20歲那年,滿腔熱血的招友全來到香港,他覺得在這個遍地黃金的地方,一定會有自己出人頭地的機會。
彼時的香港確實是遍地黃金,但是發財的機會可不屬於招友全這個外來人。
來到香港沒幾天時間,他就被現實打擊得體無完膚。
由於沒有熟人也不懂得講英語,過去好幾天時間,招友全始終沒有找到一份工作。
正當他走投無路的時候,一位老大哥看他可憐,於是就給他介紹呢一個碼頭上當扛貨工人的活計。
這不是一個好工作,又苦又累賺不到錢不說,還要經常被扣工資。
這些缺點,招友全心裡也清楚,但是此時他已經別無選擇。
雖說工資很少,但招友全的心中始終有一個發財夢。
拿到手的工資再少,他都會儘可能地攢下一筆錢,這也導致他的生活質量很差,租的房子距離碼頭很遠,每天都需要早早地起床。
彼時的招友全可以說是人窮志不短的經典代表。
這種獨特的氣質也讓他吸引到一位叫做王美英的女孩的注意。
王美英同樣是一位苦命人,幼年喪母,跟父親相依為命,唯一比招友全出色的地方,可能就是在工廠里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收入要比他高。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