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不要倚老賣老,仗著自己是長輩,卻做不出這麼大氣的事情,還想要別人尊敬,就是異想天開。
婆婆總希望兒媳能尊重她,把最好的都給她,孝順聽話,可是她卻沒有一個當長輩的樣子,總是欺負兒媳,不管對不對,都用很差的態度對待兒媳,那麼兒媳也不願意用一個好的態度來對待她。
有很多時候,婆婆不想給兒媳帶孩子,會找諸多藉口來搪塞,實在是搪塞不過去了,孩子還沒有看幾天,就又提了一大堆不合理的條件。兒媳身心俱疲,寧可不招惹婆婆,也不願意再請她來照看孩子。
人是將心比心的,想讓對方怎麼對你,你也要相應地去付出。如果只拿身份去壓人,那麼沒有人是會真正的服氣的。
女人,就算是為人妻,也不要一直畏畏縮縮,在婆婆面前什麼都不敢說,什麼都不敢做。如果婆婆做得不對,很過分,也要「剛」一點,讓她知道你不好欺負,這樣才能讓以後的日子更好過。
若雲和白松有了孩子之後,想讓婆婆來幫忙看一下女兒,可是,沒想到老人的到來沒有讓這個小家庭輕鬆一些,反而給這個小家庭帶來了更多的麻煩,弄得家裡烏煙瘴氣。
婆婆來了。
孩子雖然上幼兒園了,可是若雲和白松上班,一走就是一天,家裡怎麼也得有個人,能接送孩子上下學,還要負責周末的時候,送孩子去學特長。白松向母親求救,希望她能來這裡幫幫忙。
婆婆一開始說沒空,家裡雖然窮,但是雞鴨成群,青菜糧食都在地里,就是三兩個月不出去買,生活也能過得去。去城裡住不習慣,還沒法照應家裡。其實這些都是藉口,家裡有公公,這些活一個人干很輕鬆。婆婆只是嫌棄生了個孫女,不想去照顧。
白松答應婆婆,只要來這裡照看孩子,每個月給她2000塊錢,還給額外的生活費,婆婆這才喜滋滋地去了兒子家,給看孩子。
進了門之後,沒有先幹活,而是讓兒子帶著她到處玩了玩,轉了轉,三天之後,開始正式在家幫忙收拾,也接送一下孩子。兩三天後,孩子抱怨:「媽媽,奶奶總是最後一個到幼兒園接我,老師都有意見了,你能不能去接我,我不想讓奶奶接……」
若雲好聲好氣地對婆婆說:「孩子走完了,老師也要下班的,偶爾一兩次讓老師等等沒關係,可是,經常這樣不好……」婆婆說:「我也不晚啊,我不得把家裡這些事情處理完啊,洗衣、做飯還得跑這麼遠的路去接,接回來就行了,哪這麼多事。」
若雲把這件事告訴白松,白松對母親說:「媽,讓你來,不做飯,不收拾都沒有問題,但是你一定要把孩子照顧好啊!必須要按時去接,如果不,那麼我就要扣你錢了。」
兒子這麼說,她才勉強同意,以後一定到點就去接孩子,不在讓孩子和老師等著她了。
後來,婆婆越來越懈怠,給她的錢,足夠維持一家人的日常所需,可是,她總是自己扣下,然後做一些青菜豆腐之類的,把孩子的臉都吃「綠」了。孩子饞得不行,嚷嚷著要吃雞腿。婆婆罵她:「吃什麼雞腿啊,小孩多吃蔬菜營養均衡,能吃飽就行了,哪這麼多事!」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白松覺得母親太不像話了,於是對她說:「大人怎麼著都無所謂,但是小孩子還長身體,你這樣剋扣,以後我下班買菜,吃飯晚一點,不再給你生活費了。」婆婆急了,說:「吃肉就吃肉,我買不就行了,事真多。」
在白松的硬性規定下,一個星期才從餐桌上見到了幾次葷菜。
婆婆要睡主臥。
平靜地過了一些日子,婆婆又提新要求了。她反覆對比了主臥和客房,覺得主臥陽光好,衣櫃和床也大,覺得客臥見不到陽光不舒服,於是她對兒子兒媳說:「咱們換換房間,要想讓我在這給你們看孩子,我要睡主臥。」
若雲說:「我們房間大一些是不假,但是衣服和被子都多,而且我們是兩個人,您一個人,睡大房間不合適吧?」婆婆說:「我是長輩,憑啥不能睡主臥。」
若雲和白松還沒有說話,6歲女兒的回答,讓56歲的婆婆紅了臉。女兒不知道在想什麼,突然用奶奶平時那樣的語氣說:「睡什麼主臥啊,你是客人有客房睡就不錯了,能睡不就行了,哪這麼多事!」
婆婆半天都沒有說出話來,紅著臉不知道是被這句話噎到,還是氣的。若雲趕緊說:「寶寶,你不能這麼沒有禮貌,快給奶奶道歉」。孩子搖搖頭,說了句「就不,奶奶就是這樣的」。然後就跑掉了。
白松對母親說:「你要是再這樣,不如你回老家吧。」婆婆本來還想數落一下孩子的不是,可是聽兒子這麼說,也不敢再吱聲了。她說:「我就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你不能這麼對我」。
若雲說:「媽,我們讓你來,是為了給我們減輕負擔的,可是,孩子對你意見很大,幼兒園老師因為晚接孩子的事,給我打過很多次電話,我給人家老師陪過很多次不是。孩子這一段時間都瘦了,你說你賺我們的錢,真的就這麼心安理得嗎?我算了一筆帳,給您這些錢,我雇個保姆都可以了,您還要睡主臥,不然你還是回老家吧,我們真用不起你了。」
聽了這話,婆婆更羞愧了,她說:「我知道這段時間你們對我意見都很大,我改還不行嗎,這是冬天,這裡有暖氣,比老家暖和多了,我等天暖和了再回去,我什麼要求也不提了,好好照顧孩子,還不行嗎?」
小夫妻兩個人決定再給她一次機會,如果做不到,就買票送她回去。自從兩個人和她鬧翻之後,孩子都感覺出來奶奶的態度變好了,人也不那麼懶了。飯菜的質量也上去了,而且總是說保姆不好,哪有親奶奶用心。時不時地探探兒子兒媳的口風,生怕哪天兒子和兒媳一張車票就把她送回老家。
小兩口也偷著樂,不過是想嚇唬她一下,沒想到這麼奏效。過年的時候,兒媳給買了一個羽絨服,花了一千多,還給她買了一堆年貨,一起回老家過年。婆婆很高興,從此之後,再也不計較這那了,很不好意思,說要給孩子做個好榜樣,不再像以前那樣只想著自己了。
做人,不能太過分。
長輩也好,晚輩也罷,都要講道理,不要總是提要求。用心去對待彼此,才能有越來越好的關係。
大人就是孩子的榜樣,大人對孩子是什麼態度,孩子對大人就是什麼態度。人與人之間,就像是照鏡子,是好是壞,其實不在於對方,而是在於自己。想要獲得什麼,就先要給予什麼。
老人能慈愛,孩子才會恭敬。如果老人總是什麼都無所謂的樣子,那麼孩子也不會對老人的事情太上心。
如果老人能疼愛孩子們,真正地愛孩子,那麼孩子們也會用真心去對老人好,老人想要什麼,也不會吝嗇給予。
人性本來自私,或許會和自己更近一些,但是,如果想要關係和諧,經營任何關係都要心誠,並且用心。
就算是一家人,也要對事不對人,一家人都講道理,能守本分,有邊界感,才能維繫更長久的穩定關係。
今日話題:
如果婆婆提過分要求,你會怎麼做?
歡迎來留言,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