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銷量的背後是高產量,周華健被唱片公司抽打著,為創作新歌忙得昏天黑地。
而且那時流行所謂「影視歌三棲」,創造唱片銷量神話的周華健,自然也被架到片場。雖然他在拍戲方面,既沒有興趣也沒有天賦,但出道前十年,還是出演將近20部電影。
周華健參演的一部分作品
忙得腳不著地的周華健,根本無暇顧及妻子的異樣。
直到收到康粹蘭寄來的離婚協議,周華健才發現,自己全力向前猛衝的時候,有多少東西丟在了路上。
他推掉大部分工作,花更多時間在家,親自陪妻子去看心理醫生。
等到康粹蘭的狀況好轉,周華健還把妻子帶到演唱會舞台上,驕傲地介紹給所有歌迷。
《不願一個人》這首歌,就是周華健送給妻子的心聲。
近幾年再出現在鏡頭前的康粹蘭,雖然看上去比丈夫老許多,但臉上卻一直掛著笑容,歌迷們對二人的態度,也轉變為羨慕和祝福。
此外,兒子周晨安也繼承了母親的「早熟」,30歲出頭的他,臉上皺紋比父親還多。加上長發凌亂的犀利造型,簡直像是加勒比海盜。
周華健與兒子
拿這一家人當例子,警告「洋媳婦保鮮期短」的文章,橫跨娛樂、情感、養生多個領域。周華健卻並不在意,依然把妻子當手心裡的寶。
其實想來在婚姻中,一方容顏衰老,另一方不離不棄這種事,本也是理所應當的。
至於「父子如兄弟」的周晨安,反而覺得這樣的形象,才與他的藝術家氣質契合。
周晨安發布在社交帳號的作品
他現在也入圈當了演員,但基本都靠自己闖蕩。周華健不但放兒子去飛,現在也「放飛自我」,完全按自己的節奏,做自己想做的音樂。
曾經的高產歌手突然慢下腳步,甚至消失在公眾視野,「過氣歌手」這頂帽子,開始扣在周華健的頭上。
《朋友》只是工具歌,「過氣」後做的才是音樂
1997年,一首《朋友》唱遍大江南北,直到現在依然是KTV必點金曲。但周華健卻說這首歌是「工具歌」,當年完全是為了紅才寫的。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