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料 咖喱塊(日本好伺) 大盒的半盒 洋蔥 1個 胡蘿蔔🥕 1根 土豆 2個 黃油 20克 椰漿或牛奶 10-20毫升 牛肉(建議金錢腱或牛腱)可以看小貼士後用雞肉或牛肉糜代替 200-250克
零失敗日式咖喱飯的做法
- 牛肉焯水洗凈後,放入砂鍋(我用的是2.8升的砂鍋),倒入九分滿的水,大火煮開,中小火燉一個小時;像我這樣牙口不好的,可以燉一個半小時,這樣等下切出來的牛肉可能比較碎,不成塊,可以自由選擇。燉牛肉湯的同時,可以煮上米飯了,就跟平時一樣的米飯,只是可以適當增加些量,以免不夠吃
- 牛肉我推薦肉裡帶筋的牛金錢腱,買不到就用牛腱,滿滿的膠原蛋白,燒出來不會柴。
- 一個洋蔥分成兩半,一半切成細絲,胡蘿蔔和土豆去皮後切成小塊,準備好一小塊黃油,約20克。希望再多些品種蔬菜的,可以加一些蘑菇或杏鮑菇,也同樣切成小塊。切塊小貼士就是,切的塊兒都差不多大小,就可以了。
- 大火,熱鍋後放入黃油融化。
- 加入洋蔥絲,翻炒較長時間,直至洋蔥絲軟化。
- 加入胡蘿蔔塊,翻炒。胡蘿蔔素的釋放需要油來幫忙,所以胡蘿蔔要比土豆先放入,幫助它更好地釋出胡蘿蔔素。
- 放入土豆塊,繼續翻炒。
- 燉好的牛腱肉從砂鍋取出後也切成小塊,如果燉煮時間較長,牛肉可能會比較鬆散,但是營養都在湯里,並不影響營養的吸收。如果希望有牛肉口感,可以只燉煮一小時左右哦!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 剩下的半個洋蔥,切成大一些的塊狀,最後放入,希望吃到洋蔥口感的,可以比現在更晚放入。
- 放入洋蔥塊,稍微翻炒幾下就可以。細心的小夥伴會發現,這時候最初的洋蔥細絲已經基本糊爛了,對啦!這就是我們想達到的效果。
- 把炒好的食材倒入剛才燉好的牛肉湯里,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半小時,記得定時哦!
- 我習慣用日本的咖喱塊,裡面已經放了蘋果等幾十種食材,所以我們自己基本不再需要添加蘋果啥的了。一般選擇「中辛」,也就是中等辣度,家裡有小孩也沒啥問題。如果完全不能吃辣,可以選擇「甘口」,就是沒有辣度,甜口的;如果都是愛吃辣的小夥伴,可以選「辛口」,就是辣味。但事實上對我們中國人來說,都不太辣的。
- 大盒的咖喱塊,盒子裡面有兩份,每份包裝背後有紋路,分成六小塊,可以做成六人份的咖喱醬。所以拿出的半盒咖喱拆開前,先按紋路掰成六塊,撕開塑料紙就是這樣的了。
- 等砂鍋燉煮半小時後,打開蓋子,依次拿出一小塊咖喱塊,用料理筷夾了,在鍋內攪拌,等待咖喱塊融化了,再來下一塊。
- 就像這樣,耐心讓咖喱塊慢慢融化到湯裡面。因為我是一直攪拌的,不會結底,所以整個過程都是開著小火。冒著熱氣,感覺暖暖的,很有生活。
- 六小塊咖喱完全溶化後,咖喱醬就做好了,黏稠度大概是這樣的。這個時候可以關火了。我在做的過程中完全不需要再放水或者調味,非常簡單,方便操作。
- 最後加入椰漿,如果沒有,可以用鮮牛奶代替,增加風味,就是印度風味^_^稍微攪拌均勻即可。
- 在盤子裡盛上適量的米飯。
- 在一側加上適量的咖喱醬,一碗正宗的日式咖喱飯就完成了。一般日本的咖喱飯出品時都是這樣的簡單擺盤,如果想要美觀,也可以像主圖那樣先用小碗盛了米飯倒扣在盤子裡,再淋入咖喱醬。
- 光吃咖喱飯會比較膩,一般會佐以小菜或者清爽的蔬果沙拉🥗
- 如果嫌另外拌沙拉太麻煩,也可以直接在盤子邊上放幾片蔬菜,發揮你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好看的擺盤會增進食慾哦!學會了記得交作業哦!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小貼士 日本店長的小貼士:
關於洋蔥:洋蔥分成細絲和塊狀,細絲要融化進牛肉湯里,讓醇厚的牛肉湯更有層次,這一點很關鍵!塊狀洋蔥後加入,是為了最後可以吃到洋蔥的口感。
關於咖喱塊:如果有條件,可以用不同品牌、不同甜辣口的咖喱塊混搭,出來的咖喱醬口感更豐富。
關於油:全程只用到一小塊20克的黃油,不再需要其他任何的調味品。
關於添加食材:千萬不能加個性很強的食材,如青椒,絕對會改變咖喱原來的味道,必須是個性隨和又耐煮的食材,比如菌菇類的蘑菇或杏鮑菇。牛肉可以完全用雞肉代替,推薦雞腿肉,同樣切成小塊,燉煮時間可以適當減少到半小時。
在中國的日本友人小貼士:
一個人在國內居住,又要工作又想念咖喱飯時,用牛肉糜代替大塊牛肉,也可以大大節約燉煮的時間。牛肉糜甚至可以直接跟食材一起翻炒後加水燉煮,完全省卻燉煮牛肉的一個多小時。
需要提醒的是,替換的方法一定程度上會改變或減少風味哦!有得必有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