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全球知名喜劇大師卓別林先生被美國政府單方面宣布取消他的入境簽證驅逐出境,卓別林聽到這個消息後一點也不意外,因為這是他早已猜到的結局。
美國政府在此之前已經徹底封鎖了卓別林的影院和公司,就連他的影片在上映時也遭到了很多州的強烈抵制,好萊塢沒人敢和卓別林扯上關係。
而遠在中國的周總理在得知這一情況後,馬上就做出了一個決定,這個決定是什麼?對卓別林又產生出了哪些影響呢?
卓別林,1889年4月中旬生於英國貧民窟,父親是歌舞劇團的一名演員,而母親則是雜劇團的一名喜劇演員,所以從小在這種藝術的氛圍薰陶中長大,卓別林在不滿10歲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一名專業的舞台演員,每一次登台亮相,都獲得了如潮的讚譽。
父親37歲英年早逝後,卓別林堅持夢想的初衷不動搖,被卡爾諾劇團選中,並於1912年到美國巡迴演出,憑藉紮實的表演功底和肢體搞笑語言,打動了利益至上的美國資本家,不惜花費重金挖走卓別林,加入美國的電影公司開始拍攝電影。
為了獲得更大的自由空間,卓別林在積累到豐富的經驗後,就成立了自己的製片公司,自己當老闆給自己打工,從此破舊黑色禮服、肥大褲子、破爛紳士禮帽、搞怪小鬍子、大號皮鞋,紳士棍從不離手就成為了卓別林留給觀眾印象最深刻的熒幕形象。
或許是因為從小出生在貧民窟,見慣了民生疾苦的緣故,卓別林的電影總是特立獨行,充滿了對貧苦老百姓的最真實描繪,通過黑白色調加以渲染,更能夠體現出對底層群眾的同情。
1929年美國股市崩盤,徹底引發了世界金融大危機,經濟蕭條持續了很多年,而且很快就蔓延到了其他西方國家,無數人看不到生活希望,在絕境中選擇自殺。
卓別林有感而發,拍攝出電影《摩登時代》,在影片中卓別林將資本家剝削底層工農階級的醜陋面容刻畫得入木三分,卓別林在電影中只拿了一面紅旗,不小心走到工農群眾的前面就被警察抓進了監獄,因為在他們看來卓別林就是領頭鬧事的。
電影如此現實亦然,就是卓別林在影片中手持紅旗的那一幕,竟然被美國的FBI局長鬍佛產生了懷疑,認為卓別林是布爾什維克、是共產黨,還專門給卓別林成立了一個秘密檔案,並親自派遣心腹特工對他進行長期監視,實在是非常滑稽。
沒想到一貫宣揚自由民主的美國也有如此腹黑醜惡的一面,也正是從此刻開始,卓別林對美國產生了一種說不出來的複雜情緒。
1938年世界第二次大戰時期,希特勒下令德國納粹黨在一夜之間瘋狂洗劫7000餘家猶太人店鋪,將近3萬多名猶太人被關進集中營殘忍殺害。
事發三天後,卓別林完成了自己的新劇本大綱《大獨裁者》,並很快籌募資金、人員設備,開始拍攝電影。
而這時,正是希特勒法西斯氣焰異常囂張的時候,歐洲就是個火藥桶,只需要一點火星就能夠點燃全面戰爭,所以很多人都非常擔心卓別林這部電影會直接惹怒那個已經陷入癲狂的戰爭販子希特勒。
美國政府也威脅卓別林停止拍攝電影,即使拍了也過不了審核,但卓別林卻並未因此被嚇到,反而在報紙上大大方方的公布了這部影片的故事大綱以及相關劇情。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其目的就是要好好地嘲諷一下挑起戰爭的希特勒,而在那個關鍵時期,沒人敢像他這麼做,卓別林的勇氣幾乎無人能敵。
很快,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戰火燒遍歐洲全境,波蘭、比利時和法國相繼淪陷,就連「日不落」大英帝國也深陷戰爭泥沼難以自拔,所以英國人就開始瘋狂地催促卓別林,要求他趕緊將電影拍出來,大家都等著看呢。
而這部嘲諷和抨擊希特勒的電影《大獨裁者》是卓別林拍攝的第一部有聲電影,也是全球第一部自編、自導、自拍、自演的電影,通過誇張搞笑的手法,用希特勒在辦公室玩弄地球儀的做法來暗示和揭露這位野心家的陰謀,並對他為一己之私利挑起波及全球的戰火表示了諷刺和嘲笑。
在電影結束的最後一部分,卓別林力排眾議專門留下了一段演講:獨裁統治者最終都會消亡,他們搶奪來的權勢和地位也終究會被人民搶回去,只要我們這些人不怕死,那自由民主就一天不會消失!
這是在戰局和國際局勢最危險時發布的最大膽、最驚心動魄的政治宣言,而這也成為了任何電影都永遠無法超越的經典一幕。
雖然電影《大獨裁者》獲得了巨大成功,但當時的美國人卻並不喜歡,也不喜歡卓別林,全國上下都瀰漫著一種同情德國的情緒和孤立主義。
因為在此之前,卓別林曾建議美國和蘇聯聯手開闢歐洲第二戰場,對抗德國法西斯,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卓別林的建議沒有任何問題非常成熟,但在當時的美國政客看來,這種思想非常危險,也加重了美國政府對他的不滿,甚至FBI局長鬍佛還對卓別林生出了一種懷疑,懷疑他一定是蘇聯的布爾什維克,要麼就是共產黨。
雖然沒有證據,但這並不妨礙美國政府將他列為極度危險人物,在幕後操作女演員指控卓別林詐騙、拋妻棄子、騙婚,站在道德的制高點無恥地打壓卓別林。
但卓別林卻並不屈服,在1947年卓別林新片《凡爾杜先生》上映時,他還借著電影男主角之口,大力抨擊資本主義是戰爭販子,結果《凡爾杜先生》上映沒多久就直接遭到美國政府封禁,各大影院拒絕播放,最後導致卓別林賠得血本無歸。
1952年9月17日,卓別林帶著全家人到英國的首都倫敦參加電影《舞台生涯》全球首映式,結果剛出發兩天,美國司法部部長就對外發布公告,以卓別林是外國人雙國籍的身份,取消他的美國簽證,將其徹底驅逐出了美國。
在被逼離美國後,卓別林與家人被迫定居在瑞士小鎮,但即便在瑞士的生活平靜而美滿,可卓別林卻依然會想起美國,每一次都無比的痛心和失望。
他在美國工作了40年,那裡有他的製片廠,有他辛辛苦苦打拚的電影事業,但現在他除了一些財產積蓄什麼都沒了,世界第一喜劇大師卓別林就此陷入了人生低谷。
1954年,周總理到瑞士參加日內瓦會議,他作為新中國代表商討解決朝鮮問題,得知卓別林先生被美國驅逐出境,現在正居住在瑞士的消息後,馬上就做出了一個決定:邀請卓別林先生一家人到中國做客。
很早之前,周總理就對卓別林在影片中用黑色幽默抨擊和譏諷國際時政局勢的做法非常欣賞,這次到日內瓦觀看了卓別林的新電影《城市之光》後,更是讚嘆不已,因此就通過外交部門給卓別林打電話,鄭重其事地發出訪問中國的邀請。
而卓別林在接到電話後內心非常激動,但也非常不安,上世紀30年代他曾去過中國,與梅蘭芳先生等人結下了深厚友誼,但還從來沒有與中國的國家高層領導有過任何接觸。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所以當他心懷忐忑地來到中國,準備下榻花山別墅時,卻驚訝地發現原來周總理早已笑語晏晏的在門口恭候多時,不由得感覺受寵若驚,急忙下車與周總理親切地握手。
雖然二人從未見過面,但卻好像是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一樣,交談起來沒有任何隔閡非常默契,總理誇讚卓別林的演技出眾、極富感染力,而卓別林則是主動地談起印度支那和平問題以及美國的無腦政治,會客廳時不時就會傳來二人爽朗的笑聲。
當卓別林從周總理的口中得知,中國軍民當時被逼到絕境,爬雪山、過草地,終於走完兩萬五千里長征,最後付出巨大犧牲才創建起了新中國後,他的內心大受震動,直言中國人民是一個了不起的民族,中國也是一個了不起的國家。
中午,周總理親自設宴邀請卓別林共進午餐,而面對滿桌精美華麗、色香味撲鼻的菜肴,卓別林驚嘆不已,稱這些簡直就是藝術品,自己都捨不得吃了。
席間,總理請他喝茅台酒,卓別林一口下肚後眼前一亮,稱讚這才是男子漢該喝的酒,並小心翼翼地詢問自己是否能帶一瓶回家留作紀念,周總理爽快地答應下來,最後免費贈送給了他兩瓶茅台。
香酥鴨子上桌後,卓別林連連誇讚好吃,越說越高興,甚至乾脆站起來當眾學起了鴨子走路,惹得眾人開懷大笑。
午餐結束後,卓別林意猶未盡地忍不住發出感慨,自己很多年沒像今天這麼開心了,今天吃得滿意、聊得開心,但是唯一的遺憾是自己有一個孩子沒跟過來,他沒有口福吃到這麼美味的中國菜。
周總理聽後馬上吩咐廚房再做一隻香酥鴨和燒餅,打包好後讓卓別林帶回去,請自己吃飯,最後還要打包一份帶走,周總理的細心讓卓別林非常感動。
這一天,卓別林和周總理在一起相處了整整七個小時,就像久別重逢的老友,最後會面結束,周總理與卓別林親切合影留念,並相互簽名留言。
臨行前,卓別林緊緊握住總理的手,表示今天是自己最開心也是一生難忘的一天,也就是從這天開始,卓別林開始關心和熱愛中國。
中國木偶戲劇藝術團到法國巴黎演出時,卓別林特意帶著妻子兒女親自到現場觀看,還親自去後台看望中國朋友,慶祝他們演出成功。
1977年的平安夜,88歲的卓別林用過晚餐,被家人們扶上床休息,特意敞開門讓他感受家裡的歡樂氣氛,第二天兒女們準備叫醒卓別林歡度聖誕時,卻發現父親早已在睡夢中安然離世,沒有任何痛苦,走得很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