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和郭德綱誰更厲害,二人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2021-12-14     昀澤     5684

郭德綱無論怎麼折騰,甭管是做節目還是搞影視,其內核都是在搞相聲,但趙本山真正的貢獻並不在於小品,而是在二人轉。趙本山利用小品成名立萬,緊接著靠自己的影響力去做生意,搞綠色二人轉,建劉老根大舞台。

必須肯定趙本山對於二人轉的巨大貢獻,因為他雖然是地地道道的小品演員,但他的核心藝術形式其實是在二人轉土壤中滋養出來的。他投桃報李扶持二人轉,說明他沒有忘本。而郭德綱的不同之處在於,捧相聲就等於在捧他自己,而趙本山捧二人轉就是單純地捧,自己並沒有直接收益。

但時至今日可以看到,趙本山的劉老根大舞台也生意蕭條,一個頂級明星也帶不起來一個行業,還需要更多的人才去一起努力,這點同樣適用於郭德綱的相聲行業,如今的相聲是假繁榮,如果沒有郭德綱,相聲還是啥也不是。

相聲、小品和二人轉

趙本山和郭德綱誰更厲害,二人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都說相聲干不過小品,這一點就連著名相聲演員馮鞏也深有體會,他在職業生涯的後期都在參演小品,對於相聲行業也是無可奈何,江郎才盡。但此一時彼一時,10年、20年前的小品確實是碾壓相聲,當時的優秀相聲作品少之又少,而優秀小品作品卻層出不窮。這也很好理解,小品滿打滿算只有30多年的歷史,而20歲的的小品正處在「壯年時期」,可相聲距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即便到了80年代,也屬於「耄耋之年」,自然資源枯竭,話題匱乏。

但這一切都在郭德綱橫空出世後有了改觀,由於小品也逐漸走下坡路,而郭德綱的相聲一時間火遍全國,所以直至現在,相聲,起碼是郭德綱的相聲,要遠遠好於現在的小品。我們要聽相聲起碼還有個郭德綱,可以去德雲社。而看小品,真不知道看誰了,也許可以看看開心麻花,看了幾年的沈騰,但也看得出來沈騰是明顯要脫離小品區域的。

如今的小品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小品,都是幽默舞台劇,靠譁眾取寵和「cosplay」來取悅觀眾,最後還帶個煽情的結尾,讓觀眾看著十分彆扭,所以現在的小品早就失去了原有的味道。而唯一能讓我們聊以慰藉的,只有郭德綱的相聲了。

趙本山和郭德綱誰更厲害,二人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必須強調一下二人轉,筆者是土生土長的東北人,我僅代表城裡人說一句,我們從來不看二人轉,也壓根沒看過二人轉,也就是說即使想看,也沒機會看,因為根本就沒有二人轉舞台,當然,我僅代表我們的小城市,至於大城市或農村,可能會有所謂的劉老根大舞台,但整體來說 ,東北人是不看二人轉的,地理位置越往南越不看。

所以我要說,全國人民真被趙本山給洗腦了,以為所有東北人都像他的徒弟那樣,整天斤斤計較,雞鳴狗盜的,白天種莊稼,晚上睡炕頭,吃飯桌子放床上,出門得靠拖拉機,公公專管媳婦兒事,女人潑辣似老虎。真的不是這樣的,就好比內蒙古也不都是大草原和蒙古包,不要帶有刻板印象,其實我們看《鄉村愛情》的那些傻角色,也是十分討厭的,並且從《鄉村愛情》的第二部以後,東北人就很少看這部劇了,相反倒是很多南方人對這部劇有興趣,估計是看著新鮮,看耍猴吧。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