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口環節,本身應該是新娘先給公婆敬茶,然後公婆再給改口費。而當時新娘的做法卻是先要改口費,然後再敬茶。小燕的大伯母不想因為改口順序的問題鬧出亂子,於是就沒計較,先把紅包給了新娘。然而,新娘接下來的舉動卻讓人大跌眼鏡:她接過婆婆給的5萬改口費之後,直接把敬茶倒掉了。
婆婆問她這是幾個意思,她說,「沒什麼,改口費太少,我沒必要敬茶!」她這種行為等於是在「打婆婆的臉」,婆婆跟她講道理,她又當眾撒潑,結果徹底把婆婆惹惱了,「你從哪來就回哪兒去吧!你這種兒媳,我伺候不起!」雖然現場有其他人以及新娘的娘家人勸和,但根本沒用,小燕的大伯母做出了悔婚的決定,沒有再動搖。
有人可能會不理解:在婚禮鬧劇發生的時候,新郎去哪了?新郎,也就是小燕的堂哥,我們前面說了,他是個沒主見的人。婚禮發生鬧劇的時候,他全程呆若木雞,全憑自己的母親做主,讓他不結婚了,他就不結婚了。『這場婚禮真的是我見過最混亂的婚禮,改口的鬧劇發生之後,雙方父母也起了爭執,現場亂作一團,最終以「雞飛蛋打」告終。
其實回頭想一下,婚禮上出現了這樣的鬧劇不足為怪,因為之前埋下了太多的伏筆。本身雙方就沒有談攏,心裡都憋著氣,這種情況下,不管是哪一個人鬧事,都會讓婚禮陷入混亂。只能說,結婚這種事涉及的很多問題,必須在婚前談攏,拍板,然後約定誰都不許變卦。不然,帶著太多不確定和矛盾結婚,鬧到最後,彼此都會臉上無光,丟盡臉面。』
上面那個案例中出現的問題,顯性的問題是「錢」的問題,而隱性的問題則是「人」的問題。婚姻的當事人,也就是小燕的堂哥,對自己的婚姻一點主見都沒有,從一開始就是讓自己母親出面去談婚論嫁,討價還價,所以這樁婚從一開始就有婆媳矛盾。婆媳之間各執己見,硬著頭皮讓婚禮開始,難免會因為誰看誰不順眼而讓對方出醜。出醜的那個人本身就憋著氣,自然不可能善罷甘休,所以這樣的婚禮,註定會變成鬧劇。
那位新娘的問題也不小,一方面想著湊合嫁人,另一方面又要求很高,在自己對自己的婚姻不確定的情況下,因為外人出面干預就假裝妥協,完了留到婚禮上作妖,這樣做有什麼意義呢?最後悲劇了,出醜了,丟臉了,還不是得自己承受!